最引人注目的是,为了更为“惬意”地在华尔街残酷解雇风潮中抄底,2008年11月底,由上海市政府牵头,上海进行了一次有组织、有纪律的抄底,组成声势浩大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团”,首发站为上海,中转站为伦敦,终点站则是美国纽约,一圈下来,他们收获颇丰,抱回了百余公斤简历。
对于国内一些资金链顺畅的企业,低谷时期恰好是“囤”人的好时机。经济低迷时“囤”人的优势不容忽视: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萎缩,大量企业员工被裁,导致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均衡,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企业可以更低的工资招纳人才,建立人才储备,从而为未来经济复苏后人才的膨胀性需求做好准备。杭州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一提及华尔街招聘就眉飞色舞,“例如,他们从前的年薪是40万美元。如果要让他们来中国,开出的年薪至少要50万美元以上。而现在,我们同样开40万美元,甚至更低,他们也愿意来。现在,很多受金融海啸影响较小的亚洲金融机构,都会去华尔街招揽专业人才。从华尔街招来的‘下岗工人’,手头多少都会有一些老客户,亚洲公司招入他们,等于在北美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等到行业元气恢复时,肯定能从中受益。”
抄底人才逐渐成为潮流,很多企业都跃跃欲试,借机囤积人才。然而,虽然人才比比皆是,但也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千万不要对海外人才尤其是华尔街人才盲目崇拜,否则这种低风险的抄底游戏也很可能会玩出火来。
在失业的金融型人才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层次较低的技术人员。长期在华尔街投机文化的熏陶中,他们也沾染了不少恶习――擅长投机,不善投资;喜欢炒作,不愿劳作。
例如,目前在华尔街,衍生产品已经基本没有交易,在很多金融机构,与衍生品相关的整个部门都被削减掉了。尽管对这部分人来说,生存已经不是问题,但仍面临着重新就业的问题。而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尚不够健全,金融产品仍然相对单一,这种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让这部分人发挥作用仍然是未知数。“做模型的高手不见得善于管理,但中国目前交易手段控制严格,期权、期货、货币衍生产品市场都谈不上,模型高手也不见得有用武之地。”李宏表示,中资金融机构到华尔街招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在招聘此类人才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免看走了眼,给公司招个花架子回来。
而且,由于经济环境不同,华尔街人才在中国市场也会遭遇水土不服。就金融市场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产品单一,很多在华尔街遍地开花的金融衍生品,可能在中国市场并不被看好。从华尔街过来的人才,即使艺再高,胆再大,也无用武之地。
如果公司较小,也未必能容得下“人才的大佛”,往往会出现“火车头拉马车”的不配套现象。另外,囤积人才时,也要考虑该人才的文化认同、价值观等是否符合企业的文化需求,能否与企业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如果抄底的人才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很有可能会把整个企业搅得鸡飞狗跳,那就得不偿失了。
可见,抄底人才也要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
抄底人才只是过程,使招纳的人才为己所用,为公司发展助一臂之力才是最终目的。再好的人才,也需要保养和增加润滑油,从员工角度考虑,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员工生活,才会留住员工的心。
加强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不要把员工当成没有感情的机器,聆听他们的声音甚至比听某些经济学家的长篇大论更有现实意义。多听听来自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满足他们的需求,就等于拴住了他们的脚。通过沟通,关注他们的直接与非直接需求,如交朋友、家庭、孩子等。
只有每一条小溪都潺潺前进,江河才有滚滚东逝水的磅礴气势;只有提高员工的能力、提升员工的价值,企业的价值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才能实现。激烈的竞争让整个社会进入了“终生学习”时代,唯有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淘汰。而企业的“终生学习”,则要依靠对员工的不断培训来实现。企业抄来的人才,既不是万能人才,更不是百科全书,也需要源源不断的“程序更新”。
世界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企业从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途径。所以,才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其实很多时候,给员工一个机会,也就是给了企业一个机会。只不过这样的机会,需要企业做出投入,即使是抄底得来的人才,你也要学会做伯乐,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他们千里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