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现在的形势,可以说是内忧外乱。从二甘醇牙膏、甲醛大白兔、宠物毒粮、三聚氰胺毒奶,再到反倾销、关税壁垒、西班牙的烧鞋事件,接踵而来的麻烦困扰着“中国制造”,人们的恐慌和质疑也随之而来,人们不禁要问:“Made in China”怎么了
自去年商品安全风波过后,近期的毒奶事件又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大打折扣,人们往往“谈奶色变”。这个事件不但国内消费者纷纷谴责,在海外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一时间,食品安全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诚信”应该说是对商人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今天这个社会,诚信逐渐淡化,其实追根溯源,还是社会责任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对于一个出口大国来说,这种诚信意识就更显重要,而出口国的信誉直接关系到国内劳动者的饭碗问题。对毒奶事件,温家宝总理在纽约答记者问中说道:中国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中国的出口产品不仅要符合国际标准,还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中方愿在此方面加强同美方合作;政府有关部门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不难看出,对于这一事件不但要对责任人严惩以告诫后来人,同时还要加大国家的监管力度,温总理同时表示说我们要从婴幼儿奶粉事件中汲取教训。第一,要确保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决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换取企业的发展。第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原料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第三,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一个企业家身上应流着道德的血液。
谴责归谴责,毒奶等一系列事件也许仅仅是暴露了中国制造一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应该看到从目前中国制造的整体态势看,我们与世界制造大国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但缩小这个差距却是我们应该为之努力的。
先来看一组数据:2000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3.82万元,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德国的5.56%;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为26.23%,与上述三国相比分别约低22.99%、11.69%和22.12%。可以看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认为投资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但这又与解决就业会产生一系列矛盾,要完美地兼顾两者并非易事,因为中国具体国情,很难让我们两者兼顾,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也许就没那么复杂了。
近来“中国智造”的呼声越来越大,人们纷纷意识到创新在中国制造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同时也正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所在。不可否认,现阶段中国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研发能力还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中低端,这种弊端已经日益显现,东莞地区大量企业倒闭就足以说明。机械产品过分依赖从国外引进,又缺乏原创性产品,无法形成自主开发的规模市场。制车业正是这样,东风、长安等汽车公司在与外国巨头汽车公司合资合作时还未拥有乘用车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尖端关键技术,例如外形设计、性能仿真与试验、发动机设计等,这已严重制约了中国制车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