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小就是“孩子王”(1)

汇源内幕 作者:刘世英


1952年5月,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东里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这个家庭的第二个男孩子出生,父母给他取名叫“新礼”。

这个家庭,也是这穷山村里少有的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个读旧私塾出身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私塾学堂走出来之后,干了一辈子的财务工作。解放军解放南京,他父亲从税务部门被抽调出来,随南下大军去任职。后来,因为朱新礼的奶奶病重,才从江苏回到山东老家,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这片故土。娶妻、生子、养家……沿着传统中国农村人的生活轨迹走了下来。朱新礼后来常常开玩笑说:“如果我父亲当年继续南下的话,可能就没有我们了。”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东,朱新礼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思想受益者。“道德品质以君子论。” 在言语和为人处世方面,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习礼、知礼、授礼,他的一生都只是在与君子相比拟。同样,他也以儒家思想来教育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继承的是“儒家风范”而不是粗野匹夫。甚至在为几个孩子起名字时,父亲都是参照了儒家著作《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名句,对朱新礼的哥哥取名“新民”,其他五六个孩子也都冠以“新”字,并释其义,启迪诸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小朱新礼逐渐把儒家的仁义道德内化于心,并将之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使他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受益匪浅。

朱新礼至今对父亲的教诲心存感激。

这位私塾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他很少把自己从学堂上学到的那些四书五经空洞地灌输给孩子,更多的时候,他会给孩子们讲那些流传千古的中国典故。让孩子们在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中受到启迪。“孔融让梨”,让他们懂得兄弟之间要相互谦让、包容;《三国演义》中的“桃源三结义”,让他们懂得朋友之间要肝胆相照;《水浒》让他们懂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父亲这种“案例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朱新礼。从尊老爱幼到为人处世,他总能做得恰如其分、循规蹈矩、彬彬有礼。而这也奠定和成就了他事业方面的良好人缘。

除了偶尔喝酒之外,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写字,这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

每年,到了快过春节的时候,朱新礼家是最忙的。乡里乡亲们经常到家里来请朱新礼的父亲帮忙写对联,而他们哥几个就一起帮忙研墨,晾干那刚刚写出来的对联。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却美滋滋的。农村讲究的就是这种“人气”。在潜移默化之中,父亲把乐于读书的好习惯也传给了朱新礼。

朱新礼小时候,正值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大跃进”、“浮夸风”、自然灾害……这些自然、人为因素引起的灾难,让这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那个时代,活生生饿死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整个中国的农村“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怎么过。”在东里村,家家都很贫苦,半夜里常常听到女人、孩子的哭声和男人的叹气声。一年四季见不到绿色,因为一切能吃的树叶早就被人们采光了……

这些耳闻目睹的疾苦,在朱新礼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让他明白了穷苦带给人们的磨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