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型企业巨头的恐慌与隐忧(2)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作者:周永亮


有人指出,即使恒大上市融资成功,也并不能解决其地产资金链紧张的全部问题。在失去上市这根救命稻草之后,恒大的资金链无疑会绷得更紧。在国家继续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寒冬的房地产市场,更是使恒大雪上加霜。

就在2006年末,恒大的土地储备还不足600万平方米,为了准备上市,恒大在2007年一年时间内使土地储备极度膨胀了近8倍,达到了4580万平方米,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地主”。当然,在土地储备的庞大数字背后,是更为庞大的未付地款。

恒大的财务报表显示,至2008年1月,因频繁收购土地,恒大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已达亿元,接近2007年9月的2倍。此债务尚不包含恒大向机构投资者借贷的近10亿美元,及其拖欠的土地出让金。而这些资金,全部都要被寄望于上市融资来解决。招股说明书显示,融资总额的%将用于支付未付土地出让金及现行项目资金,%用于部分偿还瑞信借取结构担保贷款。

另有数据显示,恒大仅有670万平方米正在开发的建筑面积获得了包括土地使用、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在内的“四证”,另有78%的项目未获齐“四证”。按银监会规定,只有取得“四证”的项目,才能获得贷款。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地产分析师方焱指出:2007年一年,恒大举债拿地,地价就已经是100多亿元了,加上建筑成本200亿元及此前111亿元的借款,负债达到了400多亿元,但去年回笼资金还不到50亿元,这笔账怎么算都是风险巨大。

恒大的处境微妙,而一贯谨慎且职业的房地产领军企业万科掌门人王石在提醒杨国强的同时,自己以及自己的公司似乎也遇到了近年来少有的“寒流”冲击。

与以往万科常获好评不同,2008年的万科似乎陷入了一种持续的难以名状的漩涡中,先是“拐点论”引发热议,接着是5月汶川大地震期间“捐款门”的口水战,然后就是降价行动引发业主的骚动风潮。从总经理郁亮的内部邮件到部分城市的促销活动,从网络上“松山湖”的传言到媒体对销售数据的关注,这家中国住宅房地产的龙头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万科在上海是率先打破了“价格沉寂”的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8月30日开始,万科在上海旗下的八大楼盘,展开了为期16天的促销。本次促销是万科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据悉,本次促销楼盘几乎为万科在上海目前在售的所有楼盘。接着,万科在北京、武汉、成都等地也掀起降价狂潮。

此次降价在给万科带来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良好业绩的同时,也承载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首先就是万科前期购房者传来的“退房”呼声。有人戏称,万科现在正在走“退房门”。

“才买了两个月,价格就足足跌了十多万元,等于几年的积蓄和父母的支持都打了水漂。”杭州一位叫张璐的购房者说。

据报道,万科的“退房潮”正在杭州、上海等城市迅速蔓延。

2008年9月5日,80多名购房者在浙江省世界贸易中心举行了抗议。次日,近200名购房者再次来到杭州世界贸易中心,在12楼偌大的礼堂,近20个圆桌坐得满满的,大家打出横幅,并不时呼喊口号。

据目击者说,双方交涉陷入了僵局,部分退房团成员气愤地对万科杭州公司进行打砸,一些玻璃等物品被破坏,多台电脑被移位。楼下停着五六辆警车,数位民警严阵以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