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男人 |缺乏“性”与“暴力”的男性性格

老而不死是为贼 作者:小宝


旅美历史学家孙隆基,二十年前以一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名噪海内外,专论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和文化文法,可惜这本书在内地一直没有正式出版,直到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作者授权出版了此书。作者的另一本论文集《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也同时问世。

孙隆基对心理学很有偏爱,知人论世经常从心理分析落笔,他自负地说:“笔者可以保证的一点是:这本文集中每篇文章的角度皆独具一格,都是在中国的思想和学术界少见的。”文集中最后一篇《缺乏“性”与“暴力”:非美国式人格》,拿中国人的国民性与美国人的国民性比较,很有意思。

“二战”以后,美国军方拨了一点没用完的经费给高校学者,开设“当代文化研究”,专门考察各国的国民性,着眼点是各国国民的“文化与人格”,《非美国式人格》从那时候开说,介绍几十年来美国研究者对中国人的一些看法。

美国人自己特别强调两性的性征在心理和人格方面“全面盛开,充分明朗”,爷们就是爷们,娘们就是娘们。在美国人眼里,中国虽然是个传统的男权社会,但男性的心理发育不全,过分与妈妈认同,没有经历确立自己男性性别的心理成长期。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国的男孩子在心理成长方面根本没过“弑父娶母”(Oedipal)这一关。“在这个阶段上,男孩是完全与妈妈认同,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是‘男人’而必须和爸爸抢女人。”没过这一关,中国男人的心理后遗症就是一直特别幼稚,特别脆弱。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男性性格上最缺乏的就是“性”与“暴力”,很少确认自己雄性攻击者的地位。反映在文化上,中国传说中的浪漫公子都是细皮嫩肉优柔寡断的书生,现在的社会风气还在欣赏文弱的博士。但放到美国粗人那里,这些角色根本就是男性垃圾。美国人的英雄从来就不是知识分子,而是运动员。在美国,一般男人都不敢去沾文化艺术的圈子,他们会觉得这个行当太娘娘腔。像沈宏非这样,没事老给三联写稿子,落在美人眼里,他十有八九是个基佬,别看他长了一脸胡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