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灭亡,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事,无意之中,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第一次”:西晋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灭亡在异族之手的大一统国家政权;西晋末代晋怀帝和晋愍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和第二个被异族政权俘虏的中国皇帝。这样的第一次,对那个时代晋王朝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奇耻大辱。
西晋灭亡后的中国北方,内迁的各个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虽然他们打出了各种国号,但客观上说,这时候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处于从游牧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转化的阶段,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汉地来说,他们主要的角色还是破坏者。事实也确实如此,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后,北方的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长江以北原本繁华无比的中原地区,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一场由西晋政权内耗引发的,却由整个中国北方各民族百姓来承受的灾难。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东晋政权迁移到了南方,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当时迁到南方的东晋权贵们,无论是身为皇帝的司马睿,还是那些如丧家犬的世家大族们,回想着这灾难的一切,自然是悲从心头起。一次在一个叫新亭的地方,东晋的君臣眼望北方,想起西晋灭亡前北方和平的时光和当年的繁华,一个个不禁潸然泪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新亭对泣”事件。然而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晋朝的危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南迁而缓解。长江虽可以暂时保证晋朝的安全,但这个时期,北方的战乱在继续,大量的百姓南逃在继续,没有人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难道是南方继续沦陷,百姓继续遭到屠杀?没有人愿意这样,而且,在遭受亡国之耻的东晋人心中,也都有一个简单而共同的梦想:收复北方,光复河山。这不仅是东晋巩固政权统治,整合难民的口号,也是当时东晋老百姓们的愿望。这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次面临半壁江山沦陷的局面。
然而,也正是这么多的“第一次”,激发了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风骨:坚忍。众所周知,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坚忍的民族,在每一次灾难威胁面前,都会有勇敢的人挺身而出,带领这个民族走出阴霾。在西晋灭亡,东晋建国的公元316年前后,当时在江南苦苦支撑的东晋王朝政权,确实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候”。北方各政权持续南进,南方东晋王朝立足未稳,局面危急,北方的百姓正遭到战争的肆虐和野蛮的屠杀,呻吟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如果只知道在新亭边上哭,晋朝的亡国,或许是很快就会发生的。
东晋最终渡过了这个最危险的时期,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江南地区世家大族王家的支持,帮助东晋司马睿政权稳固了统治。但是,就在那些脑满肠肥的士族阶层还在相互观望,寻求这个非常时期最大利益时,却另有一些纯粹而勇敢的人,坚决地站了出来,召集起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军民们,向着战火连天的北方,肆虐中原的“五胡”敌人们,举起了复仇的马刀。当大批难民南逃避难,成为这个时期“主流情景”的时候,他们却逆流而上,虽然明知不敌,虽然强敌在北,却以一颗慷慨忠义之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战至流血凝肘而不退,只为一个那时代所有挣扎在战争铁蹄下的人们一个共同的愿望:收复国土,光复山河。
事实上,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有这样一群人存在,早期立足不稳的东晋政权,才最终能够顶住北方敌人的进犯,稳定自己的统治,并且成为万千沦陷区军民心中的希望。这些以弱小的力量,挺身而出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们,虽然大多数都遭到了失败的命运,但是他们的奋斗与牺牲,即使经过千百年岁月的跌宕,也足够在今人心中,继续激荡起壮阔的波澜。
这其中最杰出的两个人,是祖逖与刘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