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玖 窦山

历代名人咏四川 作者:周啸天


窦山在江油城北二十公里的涪江东岸,是国内著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区。

窦山初名猿门山,以山多猿、山形如门而得名。后因山上岩层细石密布如豆,而山形如(草屯),又称豆山。唐代彰明县主簿窦子明弃官隐居山上,皈依道教,复建索道,重修寺庙,后人为纪念他,又书豆山为窦山。

窦山顶有三峰如柱,拔地而起,形制独特,高逾百米。峰顶各有古庙,名为东岳、窦真、鲁班。西峰一侧有崎岖小路可以攀登到东岳庙,其余二峰则由上下两条铁索相连接。索道始建于唐代,现存索道为清雍正五年(1727)所建,历两百多年而毫无锈蚀。峰际间隔约二十米,两条铁索上下相距一米。旧时僧人即凭此索道为善男信女背送香烛。

峰下云岩寺,始建于唐,明末焚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重修,今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寺前山门外有唐李白题赞窦山断句石碑一通,句云:“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于右任书。

相关诗词 

天桥只许一僧过,君在江油我在罗。

看破红尘来到此,听得清谈口似河。

履险如夷知道力,住山若寄笑年多。

请看尘世纷纷者,何啻蝇声聚一窝。

(清·李调元《题王栋先生〈题窦山〉》)

幻将铁索架飞桥,世路尘氛到此消。

并峙双峰探碧落,高搴一线度青霄。

难如蜀道形弥险,势似天衢步若招。

一自挂冠人去后,神仙踪迹望遥遥。

(清·陈干《岭飞桥》)

飞桥系得两峰平,桥上僧人自在行。

山月高高山鸟下,我来倚仗待云生。

(现代·于右任《窦山纪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