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指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通过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建立的法人企业。
● 关联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投资 入股 分红 股票 债券 股市 股民
二十五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股票,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1984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一帮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未见识过股市的研究生,发表了令业内轰动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引起了一场思想风暴。而当人们还在激烈地争论股份制姓“社”姓“资”的时候,却有一家百货商场已经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工作,这就是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桥商场,始建于1953年4月,是全国闻名的红旗单位,在开展“比、学、赶、帮、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被命名为“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学天桥,赶天桥”的热潮。但巨大的政治荣誉并不能掩盖企业经营不善的实质。在旧的体制下,天桥百货商场只能长期维持简单再生产,没有自主经营权,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1984年4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会后下发的《纪要》指出,股份制应该成为城市集体企业和国有小型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的一个办法,搞活的办法是“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可选择少数企业试行跨部门、跨地区发行股票或债券”,这个《纪要》给了天桥人新的希望,他们率先突破禁区,把企业推上了股份制改造的新路。
1984年7月25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以百货零售为主营业务的股份公司一成立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它同时还是全国第一家由国营企业转制为股份制的企业。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政府对股份化改造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此后,在全国范围内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开始启动,一批由国营企业改制的股份制企业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