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录像厅

流行词语看中国 作者:高虹


● 专供放映录像带的场所。

● 关联词:港台片  三级片  扫“黄”打“非”  VCD  DVD

1980年代是中国文化娱乐的重新开始阶段,歌厅、舞厅、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次第复兴,且呈从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向内地发展的趋势。1984年开始了录像厅时代。经营面积普遍偏小,设备普遍比较简陋的录像厅遍布城市乡镇。那一代少年的共同记忆中难免有逃学进录像厅这一幕,且不少人还有看“三级片”的经历,所以录像厅成了家长眼中的是非之地,犹如后来的网吧遭受非议一样。

其实当年录像厅的遍地开花,有着这样一个背景:就是国产电影题材单一、产量太低,完全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于是,录像厅代替了电影院的功能,录像厅放映的大都是港台电影录像,那时正逢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录像厅里港片的更新速度让内地观众惊讶其电影产量的巨大!

录像厅放映的内容开初像是在补课,先是将1970年代的香港功夫影片逐一放来,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成龙的《醉拳》《蛇形刁手》《师弟出马》等等。以后,录像厅几乎同步放映香港的热门影片。如《英雄本色》系列、《赌神》系列、《倩女幽魂》系列、《黄飞鸿》系列、《逃学威龙》系列,而《新龙门客栈》应该达到了录像厅的“票房”最高记录。

录像放映几乎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普及度最高的大众娱乐项目,这个趋势到1990年达到高峰,最多时全国有五万多家大小录像厅,很多电影院都改成了录像厅。在行业火暴的同时,黄色音像制品和非法音像出版制品趁势泛滥,扫“黄”打“非”成为地方治安的一大任务。直到1990年代,全国统一取缔了镭射放映,各城镇的镭射厅先后被关闭,文化部要求所有录像放映厅必须播放内容经过国家审查、具有播映权的“专供节目”,这导致放映场所数量逐步下降,录像厅彻底淡出市场。紧跟其后VCD时代来临,仅仅几年VCD又被影像更清晰、声音更保真的DVD替代,使观影的体验不再是集体的狂欢,而渐渐变为在私人空间慢慢体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