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做人的难题——做人要厚道(2)

原来这才是春秋1 作者:贾志刚


“弟兄们,我们不等坐以待毙啊。我们死了也就算了,老婆孩子凭什么跟着遭罪呢?”军营里,一个士兵高声说道。

“是啊,打什么郑国?我们去就是找死。”有人呼应。

“那怎么办?”大家围上来问。

“怎么办?打郑国都是孔部长的主意,华总理是不想打仗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找华总理反映我们的想法?”一开始说话的人建议。

于是,满营士兵去了总理府。

华总理很和蔼地接待了士兵们,士兵们很激动,强烈要求华总理阻止这场愚蠢的战争。

“大家少安毋躁,孔部长打郑国,也是为了宋国的颜面啊。”华总理这样说,就等于承认了孔父嘉真的要去打郑国。

“他要颜面,就让我们老百姓去送命啊?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我们就是性命攸关。华总理,你要为我们做主。”士兵们纷纷高呼。

“大家小声些,说这些话,要是被孔部长听见了,都要杀了你们。”华督装出一副很小心的样子。

“反正都要死,怕什么?”士兵们的怒气又被激发起来。

华督站了起来,一咬牙一跺脚一瞪眼,扫视一遍眼前的士兵们。

“唉,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挡啊。若是大家一定要为国除害,本总理也只能遵从众愿了。”华督作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来,引导着大家的情绪。

“为民除害,铲除奸人。”群情激奋,原本没有想过要杀孔父嘉,现在则是非杀了他不可。

人群离开了总理府,在华总理的带领下,一窝蜂杀到了国防部长官邸。也不搭话,闯进门去,见人就杀。孔父嘉急忙出来看,当场被砍成肉酱。

杀完了孔父嘉,大家再找华总理,哪里还有人?华总理去了哪里?华总理抢了孔父嘉的老婆,悄悄回总理府了。

孔父嘉几乎全家被杀,只跑了一个人,谁?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木金父当时还小,被家臣抱着逃离宋国,去了鲁国。此后,以名为姓,就姓了孔。传到第六代,就是孔子。

华总理带领军队杀了孔部长,宋殇公听到这个消息,大怒,这不是要造反吗?

“老孔,带兵剿灭叛匪。”宋殇公一拍桌子,就要出兵。拍完桌子才想起来,老孔已经被自己的队伍给砍了

“来人,跟我走,把华督给我砍了。”到了这个时候,宋殇公还不想想孔父嘉是为什么被砍的,当下带着一众侍卫,亲自出马去孔父嘉家中,要杀华督。

宋殇公来到孔父嘉家中的时候,杀了孔父嘉的宋军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看见宋殇公来了,又是恨又是怕,想杀他又没人带头。正在那里犹豫,华督来了。

华督知道,杀了孔父嘉,殇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连殇公也办了。于是,安置好了美人,就急忙又来到孔父嘉家中,动员大家去杀殇公。

狭路相逢,有的时候不是勇者胜,而是先下手为强。

眼下的士兵们,就像一锅开水,谁先端起这一锅开水来,谁就能泼向对方,取得胜利。

如果宋殇公这个时候能够这样高喊:“弟兄们,华督谋反,你们都是受蒙蔽的,既往不咎。杀死华督者,官升三级,赏千金。”这样的话,一大半的士兵都会来砍华督。

可是,殇公没有这样的智商,他只知道生气,只知道怒目相视。

华督知道,谁先开口,谁就能活下去,因为后开口的根本就不会有开口的机会了。

“弟兄们,昏君奸臣害得我们妻离子散,死无葬身之地,奸臣已经杀掉,但是,昏君不除,大家会死得更惨。还等什么?杀了昏君。”华督大喊。

“杀,杀。”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带头,每个人都想杀人。

宋殇公慌了,这个时候他想起来要说华督是谋反,想起来要安抚士兵。可是,一切已经晚了,红了眼的士兵们什么也听不见。

侍卫们跑光了,他们早就看出势头不对。

宋殇公被砍成了肉酱,连他的马也被砍成了肉酱。

宋国临时治安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基本上,大家对于孔父嘉和宋殇公的死表示默认。

“我看,论资排辈也该排到公子冯了,把他请回来吧。”华督建议,实际上,早年他和公子冯的关系就很好。

一致通过。

于是,宋国派出特使前往郑国,向郑庄公投递国书,要求请回公子冯担任宋国国家元首。

“好啊好啊。”郑庄公非常高兴,公子冯在郑国呆了十一年了,怎么说大家都有感情了,他能回去做宋国国君,今后两国关系没得说了。

公子冯屁颠屁颠回宋国了,回国之前痛哭流涕向郑庄公表示感谢:“主公啊,十一年了,您不仅收留了我,还给我好吃好喝,给我一座小城。为了我,您不惜与宋国翻脸成仇,连年打仗。您不是我亲爹,但是比我亲爹还要亲啊,爹。还有公子忽、公子突等大哥们,他们对我比对自己亲兄弟还要亲。郑国的恩情,我没齿不忘,铭刻在心。爹啊,只要您愿意,随时欢迎您去宋国,我动员全国人民夹道欢迎。”

郑庄公笑了,他不是感动,他只是觉得好笑。

他知道,公子冯这个人,就是个白眼狼。

回到宋国,公子冯登基,就是宋庄公。从那以后,郑国和宋国成了盟友。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宋殇公辛辛苦苦十一年,为了除掉公子冯费尽心机,谁知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被除掉了,公子冯回来了。你说,若是宋殇公当初放过公子冯一马,就不会连年征战,也就不会被华督杀掉。

所以,做人要厚道。机关算尽,往往都是把自己算进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