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史上最为豪华的阵容——六镇之兵(3)

后三国风云-上 作者:赵王


 

面对这北边熊熊燃烧的叛乱之火,北魏朝廷似乎不太在意,派出了临淮王元彧前去征讨破六韩拔陵。元彧打仗完全是脓包,带的兵在洛阳城过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完全忘了打仗是怎么一回事了,结果在五原一战中被破六韩拔陵一击即溃。

而此前,破六韩拔陵已经占领了武川、怀朔两镇。当时武川镇有一家姓贺拔的父子,极为英勇,都是能征善战之人,但毕竟力单势薄,经过与这些叛民力拼后终被俘虏。这位父亲名度拔,这三位儿子依次叫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他们将在这风起云涌的历史时刻叱咤风云。

虽然此时贺拔一家的光芒非常耀眼,但与此地另外三家后来的发迹相比,却要微弱很多。这三家一家比一家强,它们分别创造了三个赫赫有名的王朝——北周、隋、唐。它们分别是创建北周的宇文家族,创建隋朝的杨氏家族,创建唐朝的李氏家族。尽管后世有很多学者拼命证明杨氏家族、李氏家族并非世居此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没有与武川之间的血脉关系,他们的家族是不可能飞黄腾达的。这三个家族的先人后来都曾是贺拔兄弟的手下。

武川,一个荒凉的弹丸之地,竟然走出了三个王朝的先人,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中国王气最盛的地方,足以让任何一地都黯然失色。当然此时,三个家族的先人还不是这个舞台上最绚丽的舞者。

退化成羊的狼

朝廷一看自己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也慌了神,忙召开大会寻找对策。十四岁的小皇帝元翊问:“现在北边的镇民如此凶猛,快要把我们家的祖坟都挖了(原话是‘今寇连恒、朔,逼近金陵’,北魏迁都前,拓跋族的皇帝都埋在平城),该怎么办啊?”(他妈妈胡太后还被关在后宫,所以得小皇帝亲自主持大会)大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说这次得派一个牛一点的将领去了。小皇帝说:“那就派李崇老将军去吧,他去年就看出这群镇民要闹事了,想改镇为州,提高他们的待遇。但被我耽误了,现在我是追悔莫及啊。但老将军威望高,又机灵能干,看来摆平这些叛民非他莫属啊。”

李崇虽然贪财,但还是知道打仗比搬布匹的风险可大多了,因为搬布匹最多闪一下腰,打仗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于是赶紧说:“皇上啊,我是想为国捐躯的。可我七十多了,又年老多病,怎么能带好军队啊?还是派一个年轻力壮的吧。”小皇帝好不容易逮着一个,说:“别推了,就你了。”

一个武功如此赫赫的王朝现在竟然沦落到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带兵去打仗,可见当时的北魏缺兵少将到了何等难堪的地步。要是北魏那群叱咤风云的拓跋先祖们泉下有知,非得再气死一次不可。

于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带着军队向北边出发了。他手下一位姓崔的将军不大听话,急于找破六韩拔陵拼命,结果被杀得片甲不留。破六韩拔陵一看这拨来的又是草包,便乘胜追击,直接攻打李崇的主力部队。李崇先是像模像样地抵挡了一阵,一看情形不对,赶紧撤,退到云中守了起来——老头子决定要打持久战了。而那位姓崔的将军在被朝廷抓回去后,赶紧用歌妓、土地贿赂当时执掌朝政的元义,最后被免了罪。

看朝廷如此不堪一击,那些原先归附在六镇的敕勒人也都背叛北魏,开始跟随破六韩拔陵浑水摸鱼了。朝廷看出自己的军队不太卖力,于是赶紧增加待遇来提高将士们的士气。可惜这些中央的军队早就过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在都城闹点事,砸个门是没问题的,真刀真枪地干起来那就不行了。虽然他们与六镇叛乱的镇民很多都是同一个祖宗生的,但那些镇民在边境吃的是兽肉,穿的是兽皮,一直在舞刀弄枪,而他们在洛阳穿的是锦衣,吃的是玉食,玩的是斗鸡走狗。即便现在他们拼命想恢复祖先的雄武之风,但终究是幻想。让他们去跟六镇的兄弟打仗,那好比是把家狗拉出去跟深山野林里的野狼拼命,绝对是有去无回啊!

朝廷虽然下了血本,提高了军队的待遇,但依然节节败退。朝廷再次慌了:自己人不行,那就找国外的来,外援竟然是柔然。这下我们完全要蒙了:设置六镇就是为了防柔然,现在竟然要聘请柔然来收拾六镇的局面,这绝对是引狼入室。可是恬不知耻的北魏朝廷看待问题却很是“高瞻远瞩”,因为柔然人最多抢点东西就跑了,而六镇的叛军要是闹大了,会把自己连根拔除的。在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是永恒的,而敌我是随时可以改变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