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一战定乾坤——高欢入主洛阳(12)

后三国风云-上 作者:赵王


 

天子总算找到了,上回那位是从庙里找出来的,这回更绝了,连田里头都冒青烟了。

高欢歇了口气,大家总算不用挤在洛阳城外苦等了——没有皇帝,他们不敢入城。高欢非常尊重这个刚从田间爬出来的年经人——又是口口声声宣言自己忠心不二,直至泪下沾襟,又是送车马服饰,送汤进水。高欢其实是在给自己的手下树立榜样——领导就是要这样来尊重的。

元修在城外接受了百官的朝拜,成了北魏的君主。自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后,五年间,元子攸、元顥、元晔、元恭、元朗轮流登场,元修已是第六位君主了,北魏王朝也实在经不起折腾了,她已经太累了,需要歇一歇,而王朝最好的休息方式便是死亡,而元修注定是来完成这一使命的。

此时,肯定会有人担忧前几位下岗皇帝的心情,怕他们心里有落差,当不惯王爷。这的确多虑了。

最先被毒死的是元恭。不知吞下毒酒的那一刻,他会不会明白“天何言哉”的真正含义——开口带来的的确是皇位,但丢掉的是生命;早知如此,当初倒不如沉默到底。

到了年底,元朗、元晔同时被杀。可怜这两位王爷当皇帝时,连太极殿里的龙椅都没摸过。

当然还有更惨的——元悦。他又没当过皇帝,当时只是民意比较高,组织考察过一会,难道也得死?是的,候选人也不能留!

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六十七岁的天子

北朝这两年闹成这样翻天覆地的,难道南朝的梁武帝就心如止水,不为所动吗?梁武帝虽上了年纪,又日日吃斋念佛的,在很多方面的确是清心寡欲,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于开疆扩土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当然非得说得准确一点,那就是“还很蠢蠢欲动”的。

这次趁着北魏乱成一团,他也吸取了点陈庆之北伐的教训——双面开工了,西边以元悦为魏王,东边以元法僧为东魏王,都准备入洛。但这回护送的两位将军都没有陈庆之这么卖力,送到边境后便毫无进展。最后由于高欢已定洛阳,北朝又趋于安稳,北伐之事便这样不了了之。

边境上发生的这些事对梁武帝来说都是小打小闹,可他自己倒是碰上了肝胆俱碎的大事——他的太子萧统死了。萧统民间声誉甚佳,此噩耗一传,结果整个建康城的男女老少全都号泣不止,奔走宫门,如丧考妣。萧统死时正值壮年,三十一岁。

对于太子而言,再也没有比摊上一个长寿的爸爸更不幸的事情,而萧统却遭遇了不幸中的不幸。

这时,我们得提提梁武帝的年龄了:六十七岁。这样的岁数,要是抵算那时的平均寿命差不多可以死上两回了。可就是这样的高龄,梁武帝别说临死,竟然连老弱的迹象也没有。其实,萧统应该是死而无憾了,不然他如果想即位,起码还得等个二十年左右。你知道梁武帝死时的年龄吗?八十五岁啊,而且还是非正常死亡呢。

萧统虽寿命不长,可他留下了一套《昭明文学》,仅此项文化功业便足以让他扬名千古,在人们心目中活上个上万年不成问题。他一死了之倒是非常痛快,可难题却留给了他的老子、兄弟和儿子们了。

这难题便是谁将被重新定为王朝的继承人。这足以让他的老子梁武帝焦头烂额一阵子,而更麻烦的是,这也足以让他的兄弟、儿子们为此头破血流一辈子。

梁武帝暂时忍受住了丧子之痛,正式考虑王朝继承人的合适人选。按礼法,太子无故身亡,应该是立他的孙子萧欢为皇太孙。而朝廷百官的意向和民间的广大呼声也是如此,于是萧欢从南徐州被召到了建康接受考察。

可梁武帝有很大的心结没打开,他受谗言蛊惑,一直认为萧统背地里做过对不起他的事,而这种怨恨并未随萧统的去世而涣然冰释。更不幸的是这种怨恨被转到了他对孙子的感情上——萧统,当时你不是诅咒你的父亲早死,盼着自己当上皇帝吗,那我现在让你的儿子都当不上!

梁武帝在内心里挣扎了一会儿,还是将萧欢遣还了本镇。后来,朱元璋也碰到了太子早亡的问题,不过这位穷和尚在大事上倒是很坚决,马上立了皇太孙。

梁武帝的三儿子萧纲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被封为皇太子。萧统的那几个儿子本来等着父亲登上帝位,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被立为太子和王爷,可没想到父亲这么不争气,竟死在了爷爷前面,而现在鸡飞蛋打,连太子之位也被叔叔抢走了,心中自然怨气冲天。当然他们年纪还小,这怨气还没到爆发的时候。

后来由于坊间舆论认为此举很不妥当,梁武帝转念一想,又觉得愧对了萧统这几个儿子,于是又破例加封华容公萧欢为豫章王,枝江公萧誉为河东王,曲阿公萧察为岳阳王。

梁武帝总是以这种小恩小惠展现他的妇人之仁,这是典型的老人心态。普通父亲,的确需要这种慈爱,可一个君临天下的父亲依然执著地将自己的爱面面俱到地均分给每个孩子,这将会埋下巨大的祸患。因为这种爱会传递错误的信息,会让被爱者肆无忌惮,去争夺那些本不属于他们的一切——名位、地盘,直至江山。凡为人君者,在学会爱前得先学会割舍。

正是梁武帝的这种妇人之仁,后来直接导致他的儿孙辈两代反目成仇,最后引狼入室,使梁朝落了个名存实亡的下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