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我们昨天刚从北京潘家园回来,据朋友讲,现在一块春秋战国时期的宝玉‘和氏璧’正在潘家园卖来卖去,你耳目灵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于博彦一听这话就笑了:
“怎么可能?这样的传言你们不要信,难道‘和氏璧’是怎么回事你们还不知道吗?”
“我们只知道一些皮毛,还请于老师不吝赐教。”
“好吧,咱就说说‘和氏璧’。可以说,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和寻找着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下共传之宝。我们现在津津乐道于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块宝玉,和由此产生的扑朔迷离的神奇故事,这从根本上要归功于韩非。他在《韩非子 和氏篇》中叙述了卞和献宝的经过,这就是你们都知道的和氏被砍了左脚又砍了右脚,终于进献成功的故事。后来,发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再后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号称‘始皇帝’。象征至高至尊权力的宝玺自然非常物所为,于是特以和氏璧制‘传国玺’一枚。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形呈龙凤鸟虫之状。公元前229年,始皇巡幸,乘龙舟至洞庭湘山,骤起风浪,龙舟顿有倾覆之险。为祭神镇涛,于是抛宝玺于湖中。八年后,有使者过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从此传国玺失而复得。秦末,刘邦率兵入咸阳。在灞上,素衣白马的秦王‘子婴上始皇玺’,刘邦受之而佩带于身。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
此时魏雨缪听得入神,便问:“后来呢?”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小皇帝刘婴仅两岁,国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令其弟北阳侯王舜进长乐宫索要。太后气愤异常,痛斥后摔玺于地,可惜天下至宝被摔缺一角。后以黄金镶补,但毕竟天衣难补,留下疵瑕。后光武中兴,莽败,国玺于兵乱之中几经展转,终落刘秀之手。东汉末,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间仓皇出宫避难,慌乱中传国玺丢失。乱定回宫,查无下落。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妃尸体,发现其颈下锦囊中藏有金锁朱匣,打开后发现,原是上刻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黄金镶补后的传国之玺。孙坚顿生异想,立即撤回鲁阳,图谋称帝。但不久阵亡岘山;而袁术又乘孙坚妻吴氏扶柩归里之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后称帝。而袁术死后,广陵太守徐璆又效袁术之法,于袁妻扶棺奔庐江途中截而夺之,后献于曹操。三国鼎立,宝玺属魏。后三国归于晋,玺落司马炎之手。”
于博彦一打开话匣子,就没有停止的意思,马家驹心里那个气啊!暗想你魏雨缪这不是惹祸吗?你不问田黄石问什么“和氏璧”呀?你还真相信潘家园出现了“和氏璧”呀?他在脚底下有使劲踢魏雨缪,但魏雨缪此时正听得过瘾,便不去打扰于博彦。
“后经唐、宋、元、明、清朝均有真假难辨的传国玺问世。宋绍圣三年,咸阳段义于河南乡修舍掘地,得一‘背螭钮五盘’的玉印。‘色绿如兰,温润而泽’,经翰林学士蔡京等官员‘考证’,奏称哲宗‘真秦制传国玺’。明代朱元璋登皇位之后,曾不惜以十万之众远征沙漠,寻求所谓‘传国玉玺’。明弘治十三年,鄠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给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清初,故宫交泰殿藏有玉玺39枚,其中就有一方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印。乾隆帝一生痴玉,留下有关玉的诗文多达800多篇(首),足可以称为玉器的鉴赏家。但公元1746年,在他从中钦定25方为国玺时,却将此印剔除在外。可见也是赝品。1924年11月,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璧和鹿仲麟等还在追索这块‘历朝相传的金镶玉玺’,岂不徒劳?和氏璧从卞和献宝到始皇制作玉玺,以至后来神秘失踪,至今已有2600余年。和氏璧随着历史的波涛而沉浮。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信有一天,‘和氏璧’会重现于世,以解千古谜团!眼下潘家园会不会出现‘和氏璧’,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