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

大国游戏 作者:井底望天


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霸权的彻底终结。英国在1948年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让以色列独立之后,还控制着埃及。但是在1952年,埃及爆发七月革命,纳塞尔上台,推翻国王统制,建立共和国。本来美国支持英法在埃及的军事行动,但是在最后却变卦,转而在联合国安理会鼓吹停火协议,被常任理事国英法否决后,又通过联合国大会运作,最终逼迫英法退兵。在英国势力受此打击之后,伊拉克的一帮军官在纳塞尔的激励下,发动政变,推翻费萨尔国王,也成立了共和国。

英国的艾登政府因此而倒台。至此,英国人明白了:从今往后,谁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老板。此后英国外交政策一直唯美国马首是瞻,亦趋亦行,直到伊拉克战争,都是如此。而法国就此走上与美国分道扬镳之路。开始和德国(当时的西德)和好,为最终的欧盟成立建立基础。直到后来的越南(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独立了,他们才真正明白大势已去。

在这之后,美国就成了世界的主导力量。也许有人认为,一个大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必须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其实并不尽然。当时的美国在经济上确实是世界超强,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发了军火财,又没有在战争中受太大损失。除了夏威夷的珍珠港和殖民地菲律宾经受了一点战火洗礼外,美国本土丝毫无损。虽然在战争中人员伤亡巨大,但比起其他国家,还算是比较少的。但是,当时美国在军事上其实并不占优势,在朝鲜战争中还被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了个下马威。在欧洲,美国军力比苏联要弱,需要通过核威慑来抗衡苏联强大的陆军。在外交上,如果扣除傀儡台湾当局和新收编的英国,其影响力和苏联基本是半斤八两。在文化上,美国就更要稍逊一筹。

通常来说,一个霸权的影响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恐吓力。我军事实力强,你不听我的,就打你个鼻青脸肿;或者是我掌握世界金融和经济命脉,对你实施经济制裁,让你有了上顿没下顿;或者我朋友哥们儿遍天下,把握着世界喉舌,看你不老实,一起骂你个狗血喷头。

二是收买力。和我站一边,你有好处;如果还能帮我干一些事,就有更多的奖金。总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利益而行,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三是亲和力。我的行为让你佩服,你心甘情愿地和我套近乎。当然,如果套完近乎后,又有利益可分,自然是锦上添花。有的人认为这种亲和力跟文化价值是一回事,其实是大错特错。现在西方的一些人,整日以为自己掌握着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就具有国际舆论的控制权和道德仲裁人的身份,就在世界上具有亲和力,这其实是一种意淫的想法。对一些小国家或曾被殖民和欺负的人民而言,如果一个大国对他们尊重,平起平坐,不会动辄教训他们,其实可能会更具亲和力。 美国的强大,主要在于其收买力。二战以后通过开放国内市场,使很多国家发了财,不仅包括北约圈子里的欧洲国家,还包括了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

当然,在战后的三四十年里,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两方面的强大挑战:

一是苏联的军事挑战,二是日本的经济挑战。

苏联的军事挑战主要是以冷战的方式进行,唯一的一次“热战”可能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其实在两强的对抗当中,持续的冷战和军备竞赛对经济实力较弱的苏联肯定不利,因为军力强大的苏联在战场上取胜比在经济竞赛上取胜的机会要大得多。当然,如果能够既让对方陷于战争泥坑,又无须自己直接出手而是在旁边四两拨千斤,那就更是上上之策。所以说美国入侵越南和苏联入侵阿富汗,都是各自的大败笔。在新的武器系统装备下,即双方都具有完全毁灭对方的核武器而同时又没有保障自己不被毁灭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对峙下,两大国直接“热战”的机会比较小,因为凡是有矛盾,一般都可以通过调动、牺牲自己的马前卒——各附庸国的利益而达到平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