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吆喝的遐想

半轮秋 作者:邓高如


至今,不少穷山村还用着牛儿效劳。赶牛就得吆喝,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一次,到某农场采访,见场长正在操场上训练驭手。我颇为好奇,细问端底,场长说:“不奇怪,曹操北魏屯田时就办过这类培训班。因为这里的人来自东西南北,驭牛口令、语音、手势都不一样,牛儿听到主人使唤声常常不明其意,瞪着牛眼睛发愣。有时甚至反其意而行之,叫人哭笑不得!”

我翻然醒悟,牛听命于主人,是祖先们恩威并重一代一代驯化的结果。用现代科学讲,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条件反射”使然。牛儿“令行禁止”、“左右转法”、前进后退莫不仰仗于驭手的口令、手势。广袤的中原地区,乃祖龙秦始皇最早统一的地方,“车同轨,文同字”,用牛的口令、手势似乎差不多。例如命牛前进,大多鞭子一挥,高声喝道:“驾——”;命牛停止则呼“吁——”。然而西北、西南、华东、华南诸地,就不大相同了。吴越之地怎么使牛,我请几位不同县份的人做了示范,那口令、语音、手势都有很大差异。川北山区命牛前进呼为“嘘——”,恰与北方命牛停止相反;命牛停止则呼为“哞——”,颇有点像牛儿仰天嘶鸣;命牛转弯则叫一声“弯——”,随之朝需转方向紧拉牛绳,同时在牛欲转又不转的屁股上抽上一鞭,以警策转得快捷一些。

这样,麻烦事出现了:假若川北山区的牛让渭水河畔的人用,驭手又是一口陕西语音并兼用本地使牛口令、手势,那“川牛”即使训练有素、俯首听令,也是左右为难,无可奈何的。

因此,牛儿若能说话,必曰:“难当呵,牛啊牛!”

于是,群众若对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不满,定嗟嘘:“牛啊牛,难当呵!”

行文至此,赶紧声明。我这里绝无把人、下级说成“当牛做马”的意思,正如称某人“老黄牛”,绝不等于他就真正成了牛一样。也没有像古代官员那样张狂,自称“牧”,而群众则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牛和羊。只是由此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单位的决策机构、发号施令机构,都必须号令准确、政令统一。如此,执行层次的人员才能把决策者的意图、指示、命令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否则,就会出现未经训练的“北人用南牛”或者“南人用北牛”的“顶牛现象”。上级与下级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力量就难以拧在一起。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牛难当”究竟难在哪里呢 

一难朝令夕改。企业领导今天说:这里需要修游泳池。于是施工人员立即破土动工,挖池掘塘。工程未就,领导决心变了,大令传来:“填掉!这里还是修球场。”群众有意见,领导有理由:“改革年代就得改,啥事还能一成不变 ”

二难令出多门。这个主管部门通知企业今天全员迎接质量检查,那个职能部门又通知企业今天人人参加“创卫”活动,又一个业务部门通知企业今天突击完成一批急需产品。天哪!职工们今天究竟干啥 想来也只好瞪着大眼睛发愣。

三难指令含糊。下级请示上级:“××事如何处理 ”有的上级巧妙作答:“看着办吧!”究竟如何办 标准是什么 你得仔细体味答复者当时的神色、语气、手势。否则,你又是瞪着大眼睛发愣。

……

“牛难当”,大概就难在这类地方。“老黄牛精神”不景气,大约也与此有关。解决的最好办法是,我们在强调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决策的同时,更强调上级、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想问题高瞻远瞩,做决策深思熟虑,下指示准确明了。如果这样,我们就能如美髯公关云长领了将令后慷慨而言:“斩关夺隘,攻城略地,何难于我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