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的思绪又闪回到了两年前的1913年。
那一年的3月31日,皮尔庞特去世。
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在弥留之际说出的“我要坚持”。
即使离世,皮尔庞特也走得如此强硬、倔强,一如他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日子。
出于谨慎、出于客观,对于每一位辞世的华尔街大佬,媒体都会在“greatest(最伟大)”的前面加上一个限定词“one of(之一)”。皮尔庞特则是个特例,他就是“the one(唯一的)”。
这一点,没有人会质疑,皮尔庞特就是“金融权力”的顶点,最后一位泰坦(希腊神话中的巨人)。个人创造的权力极限虽难以逾越,但集体力量创造的权力极限则正在被打破。
——这股新崛起的集体力量,便是杰克 摩根统领下的摩根财团。
杰克继承了摩根家族的特性——父性崇拜。即使父亲滥情、撇下病榻上的母亲不顾;即使父亲脾气暴躁、从小到大对自己没有半句赞许;即使父亲的丑闻不断被曝光、成为“人民公敌”……
杰克都没有半句埋怨,他从骨子里崇拜着父亲,并用一生去践行一个信念: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正如《纽约人》的一位专栏作家所说:“他(指杰克)和他父亲在思想上、外型上相像到了极致,简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让我们来逐条对比,看看父子俩的相似指数到底能达到多少,?还是10?
名字:皮尔庞特去世后,杰克去掉了名字前的“小”,变成了和父亲完全一致的摩根——他也喜欢别人尊称他为老摩根,尽管此时他只有40几岁;
外貌:两人的照片几乎可以替换使用。同样6英尺2英寸(1英尺=厘米)接近1米88的大个,虎背熊腰,留着细密的胡须。只是杰克的眼神不像父亲那样怒目圆睁、咄咄逼人,鼻子没有患上父亲的肥大性酒糟鼻;
配饰:杰克将父亲的绿宝石佩带在了自己的表链上,毡帽在皮卡迪利大街帽饰专门店定制的,服装则是在亨利﹠萨维尔和布鲁克斯兄弟两家服装店定做的(皮尔庞特可是这些奢侈品牌店的老主顾),款式都几乎一致;
喜好:大号雪茄、还有收藏(当然没有父亲那样疯狂),也都成为了杰克的最爱,同时继续雇佣了父亲的饮食主管路易斯 谢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补充,他们都热爱英国(杰克夫妇每年都有近6个月的时间在英格兰度过);
习惯:圣诞夜给孩子们朗读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这已经成为了摩根家族的一项仪式(这也许和很多美国家庭的习惯一样,只是杰克读的是狄更斯的手稿);
宗教:都是圣乔治教堂教会区虔诚的教徒;
……
然而,与多次挽美国经济于既倒的皮尔庞特相比,初掌摩根大权的杰克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没有令美国金融界侧目的骄人成绩、和足以在华尔街立足的过人阅历,而性格温弱、略显稚嫩的杰克,也给了华尔街先入为主的错觉。
1907年大恐慌时期,杰克曾被巴黎银行拒绝过一笔黄金贷款,杰克上任伊始,美国的小报就开始拿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说事,大肆炒作。
更有华尔街的同行嘲讽道:“杰克对摩根(财团)要做的首要变革,就是将英国的午茶引入‘街角’(摩根银行的别称,因摩根银行位于宽街和华尔街相交的“街角”处——华尔街23号而得名)。”
尽管“二流”银行家的名头响彻华尔街,但杰克仍然按照自己的构想、有别于父辈的创新理念,一步步改造着摩根银行——流淌着老摩根的“血液”、镌刻着皮尔庞特个性的金融财团。
杰克做了大权独揽的皮尔庞特从未想过的事情——放权。
在皮尔庞特时代,摩根银行虽然也是合伙制(摩根财团成立伊始就采用合伙制,并一直保留到1940年,这也是19世纪最为普遍的公司组织形式),但大恐慌之前从未定期召开会议,“合伙制”仅仅是“个人权威”的华丽外衣。
在杰克时代,金融合伙制才真正被赋予灵魂:杰克拜将封侯,将权力下放给戴维森、拉蒙特等合伙人,并在他们背后观察着大势、掌控着全局。
智慧的比拼,殊死的斗争,时代的考验,就像一幅画卷,开始慢慢地展开在杰克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