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全球银行业巨头兴衰(1)

汇丰帝国 作者:刘诗平


在这场金融海啸中,美欧金融机构受到的打击首当其冲。一夜之间,有着158年辉煌历史的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华尔街顶级投行美林慌不择路地急速将自身变卖,保险业巨擘AIG则“幸运地”被美国政府接管。与此同时,银行业呈现破产、并购、国有化的世纪变局,银行机构本身呈现巨额亏损、市值蒸发、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下课”、大量裁员的不堪场面,一些显赫的银行业巨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全球金融格局在重新洗牌后发生重大变化。

多年来汇丰在全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一直处于领袖地位的金融“巨人”花旗集团。由于在抵押贷款市场和其他信贷市场投资巨大,花旗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最大输家之一。2007年第四季度,花旗17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并且是巨亏近百亿美元;股价一落千丈,从高峰一度跌去近九成;首席执行官黯然离职,新上任者急切地飞往世界各地募集资金。

2008年4月初,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2008全球上市企业排行榜”,花旗从连续四年位居福布斯2000“世界最大规模企业”榜首,急速滑落至第二十四位。

不仅如此,人们对花旗破产的担忧开始加剧。2008年11月,美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作出拯救行动:美国财政部将向花旗注资200亿美元,并为花旗巨额资产担保,以防这个金融“巨无霸”坍塌。

2009年1月16日,花旗集团发布季报业绩,2008年第四季度巨亏亿美元,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为减轻压力,花旗宣布将旗下业务一分为二,并有意最终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剥离。

花旗一站式“金融超市”模式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走向解体。根据声明,花旗集团将拆分为“花旗银行”和“花旗控股”。前者将保留集团在100多个国家的传统银行业务,后者则将纳入一些“非核心”的资产管理、消费金融和经纪业务。而在此前不久,花旗刚与摩根士丹利达成协议,将旗下开展投行、证券业务的“王冠上的宝石”―所罗门美邦公司的控股权转让。截至当时,美国政府已向花旗注资450亿美元。

2009年2月27日,美国政府与花旗集团达成股权转换协议:美国政府将其持有优先股以每股美元的价格转换为普通股,转换上限为250亿美元。如股权转换协议顺利实施,美国政府在花旗中的股权比例将升至36%,成为花旗最大股东。这意味着作为美国资产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金融机构之一,花旗被部分国有化。①

美国银行在此次风暴发生时一度成为耀眼的明星。它不仅在危机中顽强地存活下来,而且还使美国最大的商业抵押贷款机构―全国金融公司和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避免了破产的命运。2008年1月,美国银行宣布,以40亿美元收购全国金融公司,而一年前它的市值高达240亿美元。9月15日,美国银行宣布以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林公司,一年前这笔交易的估值为1 000亿美元。

不过,这些收购并非“省油的灯”。美林孱弱的资产负债表,迫使美国银行最终向政府寻求纾困。2008年9月,美国政府向美国银行注资250亿美元。2009年1月,美国银行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18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金额达亿美元。当天,美国政府宣布向美国银行再注资200亿美元,并为其价值1 180亿美元的资产提供担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