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世纪大供股与香港(1)

汇丰帝国 作者:刘诗平


汇丰在公布2008年纯利润较上一年减低七成、北美业务亏损155亿美元的同时,宣布了20多年来的首次供股(按相同比例向现有股东出售新股。如现有股东不愿供股,可转让供股权,获取市价与供股价之间的差价),以每12股获配发5股的基准进行供股,共发行亿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的,供股价约为28港元,相当于市价的一半,筹集资金约125亿英镑(约合1 378亿港元),是英国和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供股行动。

在雷曼兄弟倒闭近半年后,股价缩水接近一半的汇丰,同样踏上了其他西方大型银行早就展开的融资之路。

汇丰集团虽然已经是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英国金融企业,但其诞生和成长于香港这片土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不仅是香港最大的商业银行和发钞银行,汇丰股份也是香港恒生指数的第一权重股。多数港人不仅拥有汇丰的存折、银行卡和寿险产品,持有其发行的钞票,更持有其发行的股票,部分股民甚至将汇丰股票代代相传。即使未持有汇丰股票的香港市民,其公积金、强积金等投资组合中也多有汇丰。因此,汇丰盛衰与香港息息相关,与港人密切相连。《明报》社评(2009年3月4日)甚至指出:“汇丰是本港最重要的银行,它有什么风吹草动,对本港都会有重大影响。”

2008年10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莱斯银行等接受英国政府注资,实现部分国有化,逃过金融风暴所引发的破产危机。当时的汇丰表示自身实力健全,无运用英国政府注资方案的计划。两个多月后的2009年1月,汇丰再次发表声明:“汇丰并无向英国政府寻求注资,亦无预见任何情况需作此举,本集团亦无发现任何理由需作上述行动。汇丰一直是世界资本最雄厚的银行之一,亦决心维持此地位。”

汇丰不接受英国政府注资拯救的举措,客观上给人以其财务健全的印象,港人对汇丰的信心增加,对汇丰的寄托加深。在汇丰股价跌至逢5、逢10 等关键价位时,小投资者便相继购入,组成“血肉长城”。

然而,形势比人强。欧美愈来愈多大型银行接受政府注资,汇丰坚决拒绝政府注资而遭到市场愈来愈多的恶意沽售,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即使香港小股民一再筑起“血肉长城”,仍挡不住汇丰股价接连崩溃,不断寻底。

既不愿因政府注资而影响自身经营的独立性,又要力挽不公平竞争之劣势,汇丰只能奋力自救,于是它走上了供股集资、提高资本比率之路。

汇丰在供股文件中称:供股将强化汇丰的能力,以处理不明朗经济环境影响及应付不可预见的事件,有助汇丰以超卓的财务优势,掌握未来各种机遇。供股将使汇丰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由2008年年底的提升至。

就在汇丰公布最新业绩的第二天(3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汇丰控股何时触底尚不明朗》一文;3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评论《汇丰前路依然坎坷》。

在香港,有关汇丰的各种新闻更是充斥报纸版面。还在汇丰发布业绩的当天(3月2日),香港《经济日报》即发布《汇丰汲取教训,莫再落后形势》的社评,指出“市场认为此是迟来的集资,被市场迫至不得不为,亦因此已失先机,在较低股价集资,令小股东利益蒙受损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