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严寒,狂风暴雪。“精灵号”顶着强烈的东北风向中国沿海北行。在驶经南海、东海、黄海长长的航程后,终于抵达天津海岸。但是北风怒吼,船只难以靠岸。于是,“精灵号”继续向东北航行。
在辽东半岛海域,郭士立及船上的人员经受了一次恶劣气候的生死考验。猛烈的北风吹涌起的波涛,经常席卷船只,似乎要将船吞没。而天气的寒冷,也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船内外全都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在热带生活惯了的印度水手们全都冻得手脚僵硬,无法正常工作,更有一名印度水手被活活冻死。
郭士立的此次北方之行,多半以探路和沿途搜集情报为主,鸦片销售本身并没有多大作为。倒是在回程时停泊上海及杭州湾,以及在舟山群岛和福建沿岸做成了一些生意。最后,“精灵号”在1833年4月29日回到伶仃洋。
这次航行渣甸和郭士立各有所得。“精灵号”为渣甸?马地臣行带回了25万多西班牙元的鸦片售货款。虽然收入算不得丰厚,但此次远征大致弄清了中国北方的市场状况,那就是华北尚未像珠江三角洲地区那样普遍售卖鸦片,鸦片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郭士立则不仅拿到了那份属于他的丰厚报酬,而且同样发现传教市场广阔无垠。郭士立在他的航行日志中写道:“目前,我们的商业关系处在这样一个情况,使得沿海贸易得以继续。我们希望最终有助于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许多扇门都会为此打开,届时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圣经》和教义手册,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上帝的恩典已推倒国界的墙,这项事功将持续下去。吾人仰望受赞美的救世主,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人民交付他手中,怀抱对主的信心,我们期盼万民归主的光辉之日,并愿竭尽所能推动这项大事功。”但是,郭士立在日志中始终只字未提“鸦片”二字,甚至连“洋药”这个词也予以了回避。深知鸦片毒害的传教士郭士立在将传教和贩卖鸦片合二为一时,内心曾经涌现过复杂的情感。对此,英国史学家布雷克评论道:“无论如何,当手执《圣经》、脚踏鸦片箱的郭士立出现在已知道事件真相的我们面前时,并不是一个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