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3)

选择 作者:(美)斯科特·德·马尔奇


我们举个真实的例子,社会学家彼得?比尔曼(Peter Bearman)、吉姆?穆迪(Jim Moody)、凯瑟琳?斯托弗(Katherine Stovel)曾对某中学的一千多名学生进行调研。该团队计算了学生们在一年半内所有的约会行为,发现平均每个学生的约会对象略超过一个人。如果所有学生的约会套路大致相同,那么我们可以预料:学生们基本是随机性地“成双入对”,没有什么约会行为的总体结构。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我们只看表面上的平均值,从而相信所有中学生采取相似的决策方式去处理约会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1/4的学生从未约会过,而在参加约会的人当中,另外1/4的人都有固定伙伴,即从不跟对方之外的人约会。这一数字还大致适用于另一类型:三人组--无论何时,总是两个人在一起,还有另一人做“电灯泡”--但是在调查期间,三人组中从未有人跟小圈子之外的人约会。而且,几乎没人参与到更大的圈子里(这说明,那些关于三角恋爱的歌曲还是有些道理的)。

然而,有一个例外。最大的圈子也是最奇怪的,在调查期间所有参与约会的学生中,这个圈子的人占到一半以上。有一幅图有助于解释这个大圈子的约会行为:

你在这儿看到的是一个交友网络;深色圆圈代表男学生,浅色圆圈代表女学生。圈之间的连线代表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有些学生跟多个人约会(请注意图的左侧,有一个男生与8个女生约会),但这个网络中的所有283人是连在一起的。在研究这个圈子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吸引力和吸烟行为在某些恋爱关系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漂亮的喜欢约漂亮的,魅力差的约魅力差的,而吸烟者往往约会吸烟者)。另外还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不要跟老友的老友约会。”

在认识约会行为的真实机制时,如果你片面理解每个学生的平均伙伴数、以为所有青少年都差不多,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在调查期间,有少数学生甚至从未谈过朋友,而在那些谈朋友的学生中,情况也是分为几种。有些人是结成独立的二人组或三人组,有些则是上图所示交友网络的一部分。所以一旦我们作深入研究,就能发现这些中学生明显分为多个类型,而他们的选择正反映了这种多样性。

如果你正准备向这类中学生推广一种网上约会服务,或者,你想通过这种交友网络为某种产品造势,那么你会拿出什么样的营销方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些中学生相互间的差别有多大。尽管他们年龄相仿、同在中西部的学校就读、多数为白人、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但他们作决定的方式并不相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