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数量而言,希特勒在1943年依然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军事力量。整个德国武装部队的总人数达到948万人。其中野战陆军425万、后备陆军等230万、空军170万、海军78万、武装党卫军45万。按4月1日统计,德军共有坦克和强击火炮5625辆。第1线飞机按3月1日的统计为6107架。
不过在剔除了各种后备部队、大量在医院疗养的伤病员,海空军,以及占领区的维持部队后,德国可以用于东线的野战部队就远远没有那么多了。东线部队本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不久前的1943年1月1日到6月30日,东线德军就死亡了342838人,这一时期的总减员为823433人。
从苏德战争开战以来两年间,东线德军死亡总数已经达到1152148人,被俘约20-30万,总的兵员损失大约为380万人,损失坦克达到8105辆。不可返回的伤病人员如果按1/4估算,总数约60万。加上约140万死亡被俘人员,德军在苏德战场的2年战争中,不可恢复损失大约有200万,其中包括几十个完整的基干师。
为了补充巨大损失,增强东线德军的实力,1943年上半年德国新征召了大约200万人,工厂也加紧生产,将大量新装备送往前线。经过近百天战役间隙的休整和补充后,东线德军的进攻能力开始复苏。到库尔斯克战役前夜,其实力已经到了整个战争期间最强大的程度。
1、东线陆军的编成与兵力
担负主要作战任务,损失也最为巨大的野战陆军,在1943年一、二季度得到了720100名补充人员。臃肿庞大的德国空军除了继续为前线提供空军野战师外,也开始把多余人员直接交给陆军和武装党卫军。“希特勒”师在1943年4月,就接受了2500名原空军人员。
补充兵员外,大量新部队也被调往东线,其中多数来自西线。从1943年4月到6月底,东线德军增加的8个师中,就有7个原来部署在西线。
1943年4-6月东线德军调动(笔者综合整理)
1943年4月东线新增师团
第17步兵师,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第6集团军预备队
第38步兵师,2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第1装甲集团军第30军
第39步兵师,2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肯普夫战役集群第48装甲军
第257步兵师,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第1装甲集团军
第387步兵师,3月-4月在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重建,配属第1装甲集团军第30军
1943年5月东线新增师团
第161步兵师,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肯普夫战役集群第42军
第282步兵师,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肯普夫战役集群第42军
(撤离部队)
第403警卫师5月31日撤销编制。
1943年6月东线新增师团
第328步兵师,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来自西线,配属肯普夫战役集群
综上所述,经过春季的补充后,截至1943年6月底7月初,东线德军共有193个各种类型的陆战师,芬兰战区另有7个师。总计200个德国师。这200个师的构成极为混乱,既有陆军和武装党卫军野战师(又分完整和残缺师),还有空军野战师,陆军后备师等等。
其中,东线完整的野战陆军师有169个(《德国陆军1933-1945》记录为168个,可能没有包括6月份调来的第328步兵师),包括16个装甲师,6个装甲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5个歼击师,3个山地师,123个步兵师,1个突击师,10个警卫师,4个野战训练师。在168-169个完整师外,东线还有2个残缺陆军野战师。东线野战陆军总兵力为3115000人,占德国野战陆军总数4484000人的70%。
东线另有6个党卫军野战师(5个装甲步兵师,1个骑兵师),12个空军野战师。连同这些部队,东线“实际”野战兵力为3138000人(统计标准有差异)。芬兰战区7个德国野战师(含1个党卫军师),总兵力约2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