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参战德军
1、编成
截至1943年7月初,准备参加库尔斯克战役的德军兵力兵器:也就是希特勒在第6号作战命令中规定使用的“最精锐的部队、最精良的武器、最杰出的指挥官和大量弹药”,基本都已在前线展开。德国陆军和党卫军的顶尖精锐王牌:“大日耳曼”师、“希特勒”师、“帝国”师、“骷髅”师,以及大批富于实战经验的老牌装甲师和步兵师,大量坚盔厚重甲的“虎”、“黑豹”、“菲迪南德”,全都聚集在了这里:
库尔斯克突出部以北,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大将。这位希特勒的防御大师,将拿出当年担任第3装甲师师长挺进基辅的凶猛。其指挥下的部队包括21个野战师(7个装甲、装甲步兵师),2个警卫师。加强部队包括第505“虎”式重型坦克营,10个强击火炮、坦克歼击营(包括2个“菲迪南德”营,1个“灰熊”营),27个火炮迫击炮火箭炮营团,6个独立炮兵连。
突出部以西,德军投入了第2集团军,司令魏斯大将。该集团军在进攻中担负辅助任务。拥有9个步兵师番号,但只有7-8个步兵师实力。加强部队包括4个强击火炮和坦克歼击营,2个炮兵营,3个炮兵连。
突出部以南,曼施坦因元帅投入了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前者由霍特大将指挥,后者由肯普夫装甲兵上将指挥。两人都是德军中识途的“装甲老马”。两个集团合计16个师(9个装甲、装甲步兵师)。加强部队包括第51、52“黑豹”重型坦克营,第503“虎”式重型坦克营,3个强击火炮营,1个强击火炮连,17个独立火炮火箭炮营团。
曼施坦因的战役预备队,为第24装甲军和第198步兵师。前者7月4日只有第17装甲师和“维京”装甲步兵师,7月7日又增加了第23装甲师。曼施坦因共有4个师的预备队。
总计,德国人在库尔斯克方向投入了50个师。包括19个装甲、装甲步兵师。加强部队包括4个重型坦克营,17个强击火炮和坦克歼击营,46个独立火炮火箭炮迫击炮营团。
2、兵力
在介绍上述德军集团兵力前,首先要澄清一些概念:
德国集团军的兵力报告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所谓“定额力量”。这个概念所涵盖的范围比所谓“总兵力”要大一些,通常指所有需要后勤供应的人员,包括后勤部队和“俄国辅助人员”。
一种是所谓“战斗力量”。这个词在笔者的《东线1941-1945:斯大林格勒》曾做过解释,仅统计各步兵营、师属侦察营和战斗工兵营的兵力,而不包括营、团指挥部,团属重型步兵武器、反坦克连,自然更不包括军、师各级所属的炮兵、反坦克、坦克、机枪、强击火炮、高射炮部队,各级司令部和后勤等等。
实际上,德国人所谓“战斗力量”基本上就是“步兵力量”(参见下面的表格),这和我们常用的“战斗部队”(包含所有战斗兵种)的概念完全不同。
从数据上看,一个拥有三十多万人的德国集团军,“战斗力量”往往只有7万到10万。但按照德国人的标准,拥有70多万兵力的苏联中央方面军,“战斗力量”也不过16万人。步兵相对较少,是近代以来重视火力的欧洲军队普遍的特点。
不过从很多统计材料看,在战争中后期,苏德两军的野战师,无论兵力还是火炮坦克,都是大大缺编,唯独轻武器(不含手枪)数量充足,有时甚至会超过全师总兵力。也就是说,多数苏德野战师成员都有一支步枪、冲锋枪或机枪。这样,在紧急情况下,野战师的大部分成员都可以作为步兵使用。
1943年7月4日,德国第9集团军“定额力量”有335000人(根据NARAT312R317F7885270)。另据《库尔斯克:德国视野》,该集团军平均每个步兵师11134人,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平均12966人。以此推算,其21个野战师兵力为246638人。集团军其余近9万兵力,主要是2个警卫师,44个营团的独立战斗部队,几十个营的舟桥和建筑部队,以及后勤供应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