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举国大恸吊忠魂(3)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作者:李萱华


当天,蒋介石以中央军事委员长名义通电全军,表彰张自忠一生勋绩:

“张总司令荩忱殉国之噩耗传来,举国震悼。今其灵柩于本日运抵重庆,中正于全军举哀悲恸之余,谨述其英伟事迹,为我全体将士告。追维荩忱生平与敌作战,始于二十二年喜峰口之役,迄于今兹豫鄂之役,无役不是身先士卒。当喜峰口之役,歼敌步兵两联队、骑兵一大队,是为荩忱与敌搏战之始。抗战以来,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而临沂之役,荩忱率所部疾趋战地,一日夜达百八十里,与敌板垣师团号称铁军者鏖七昼夜,卒歼敌师,是为我抗战以来 克敌制胜之始。今兹随枣战役,敌悉其全力,三路来攻,荩忱在枣阳之方家集,独当正面,断其归路,毙敌无算,我军大捷。假荩忱不死,则此役收效当不止此。今强敌未夷,大将先殒,摧我心膂,丧我股肱,岂为中正一人之私痛,亦我三百万将士同胞之所同声痛哭者也。抑中正私心尤有所痛惜者,荩忱之勇敢善战,举世皆知,其智深勇沉,则犹有世人未及者。自喜峰口战事之后,卢沟桥战事之前,敌人密布平津之间,乘间抵隙,多方以谋我,其时应敌之难,盖有千百于今日之抗战者。荩忱前主察政,后长津市,皆以身当樽俎折冲之交,忍痛含垢,与敌周旋。众谤群疑,无所摇夺,而未尝以一语自明。唯中正独知其苦衷与枉曲,乃特加爱护矜全,而犹为全国人士所不谅也。迨抗战既起,义奋超群,所向无前,然后知其忠义之性,卓越寻常,而其忍辱负重,杀敌致果之概,乃大白于世。夫见危受命,烈士之行,古今犹多有之。至于当艰难之会,内断诸心,苟利国家,曾不以当世之是非毁誉乱其虑,此古大臣谋国之用心,固非寻常之人所及知,亦非寻常之人所能任也。中正于荩忱信之尤笃,而知之特深,荩忱亦坚贞矢,不负平生付托之重,方期安危共仗,克竟全功,而乃中道摧折,未竟其志,此中正所谓于荩忱之死,重为国家前途痛悼而深惜者也。虽然国于天地,必有与立,而我三民主义之精神,即中华民国之所由建立于不敝者也。今荩忱虽殉国,而我三民主义之精神,实由荩忱而发挥之;中华民国历史之荣光,实由荩忱而光大之。其功虽未竟,吾辈后死之将士,皆当志其所志,效忠党国,增其敌忾,翦此寇仇,以完成荩忱未竟之志,是荩忱虽死犹不死也。愿我全体将士其共勉之。”

同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发表通报称:“三十三集团军张总司令灵柩,已于本日辰刻安抵重庆,委员长蒋亲率中央常委与各部长临江迎柩,主持丧务并呈请中央特颁荩忱总司令抚恤费洋10万元。除其生平事迹由委员长蒋亲自撰拟交党政史委员会存记外,并将张总司令之子女由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给资教养成年,以示优异而慰忠魂。其同时殉难之官兵,已令其各主管长官负责查明后一体优恤等因,尚期周知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共矢忠勇杀敌致果,誓成先烈未竟之功。特此奉令通报。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迎榇祭典完毕,载灵专轮“民生”号于9 时起碇,驶入嘉陵江,下午6时抵达北碚,驻军十八军军长彭善率在碚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官兵、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卢子英率北碚各界人士数百人,到江岸迎灵,并护送到双柏树三峡农业推广所,设灵堂停放。至此,前来悼唁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6月15日,军委政治部三厅专员田汉,到北碚视察抗日宣传工作,在双柏树凭吊张自忠将军,吟七律一首《敬悼张自忠上将》,诗云:

柳江热泪尚沾襟, 又见元戎哭荩忱。

纵马不辞临敌险, 拔刀犹念受恩深。

以身为弹军人份, 和血吞牙国士心。

又过北碚双柏树, 羡他黄土覆真金。

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消息,国民政府直到“七七”抗战三周年纪念日,才正式对外公布。这一天《中央日报》将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的消息,公告于世。同时,国民政府颁布了褒恤令和追晋张自忠将军为陆军上将令,此令云:“故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张自忠追晋为陆军上将此令。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七日。”

重庆各报均在显著位置刊载张自忠将军殉国消息和事迹。

《中央日报》发表《悼张自忠将军》:“……张将军作战的忠勇,全国早已知名,他不但为他们的士卒所爱戴,抑且为全国民众所推重,他不幸的噩耗传来,实为全国所痛惜!……我们追踪张将军伟大的牺牲精神,而奋勇前进!张将军精神不死,中国一定胜利!”

《大公报》刊载《张总司令自忠转战疆场竟以身殉国》的长篇报道,盛赞:“将军英勇过人,每战必身先士卒,已成为个人的习惯,此次竟至殒身报国,亦职是之故。……将军之死,可以发扬民族正气……”

《新华日报》刊登《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的长篇报道,对他的忠勇报国,予以崇高评价。为其为国捐躯,深致悼念之情。

《扫荡报》载文称:“凡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谁都为之痛哭流泪来哀悼这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香港《大公报》:《悼张自忠将军》一文写道:“……这次豫鄂会战,我军以血肉创造了空前大胜,而荩忱将军于5月16日在枣阳附近壮烈殉国,消息传来,令人震悼!……张将军的人格和精神是一贯的,他的死无疑是重于泰山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