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便携式收音机和可移动电视一样,心胸手术的“渠道”(也就是介入手术的实施场地)也被破坏了。由于医疗风险的制约,搭桥手术必须在医院进行。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心内科医生的诊断能力和并发症干预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血管扩张术可以在心内科诊所实施,而诊所费用的低廉足以破坏昂贵的综合医院的市场。
太阳能Vs.传统电能
太阳能是第三个例子。尽管人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这项技术,但还是无法使其通过商业化来赢利。当这项业务计划被放在发达国家的传统电力能源市场上竞争时,还是令人气馁的。这个世界上大约有2/3的人口使用发电站提供的电能。在经济发达地区,随时都有电力供应点,一天24小时,不论阴晴雨雪,并且价格低廉。对于太阳能来说,这个对手太强大了。
然而,如果开发者把目标定位在“零消费市场”,情形就不一样了。在南亚和非洲有200万人口无法获得传统电力供应,在这片市场中,太阳能的前景就完全不同了。对于这些人来说,标准的对比参数是:没有太阳能就没有能源可以使用。他们家里的电器都没有电,所以,如果这些用户能够在白天储存足够的能源,用于晚上的照明的话,他们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了。太阳能便宜,不需要办理麻烦的手续,不必获得政府批准,而在当地如果要建立传统电站,可能会面临许多麻烦。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光电网片的制造成本太高,如果卖给贫困地区,就没有利润了。也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当前光电技术中的很多技术模型都属于延续性创新―都是为了使产品性能提高得更快,去占领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如果是定位在从未使用过太阳能的新市场,厂家可以降低对产品性能的要求,采用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用成卷的塑料基底取代原来的硅胶基底。
以史为鉴,在清洁能源领域中,过去从来没有过政府资助的太阳能研究项目在成熟市场取得成功的先例,更多的成功创新都来自于那些定位于“零消费市场”并取得破坏性立足点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从小做起,在有了更好的产品之后才慢慢向高阶市场推进。
从“零消费市场”抓住成长机遇:综合分析
我们对以上案例进行了萃取,试图从中提取出一些基本要素,打造出一套新市场破坏性创新的标准模式。管理者能够以这套模式为模板,为破坏性创新寻找理想的客户和市场类型,也可以以此来塑造萌芽阶段的创意,使之成为符合历史模式、行之有效的业务计划。以下就是我们提炼出来的几项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