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国藩:圣相抑或元凶(12)

帝国余晖 作者:王纪卿


急流勇退

大约从湘军攻占安庆的时候开始,曾国藩就不得不考虑大功告成之后的处境。这时湘军势力大盛,有人向他劝进,要他坐拥半壁江山做皇帝,然后把大清皇帝赶下台。据野史记载,彭玉麟、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王闿运等人,都先后试探过他的意思。这很可能不是纯粹的无稽之谈,至少曾国藩的日记中记下了他见过王闿运之后的躁动不安。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以断言曾国藩绝对不会同意去做大清皇朝的叛逆。谈到曾国藩不愿自称做皇帝的原因,人们往往分析说,曾国藩也许是担心自己在湘军当中缺乏号召力,也许他担心湘军打不过旗营和绿营,也许他不愿继续打内战,致使生灵涂炭。其实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乃是曾国藩不想自毁形象。他已经把自己塑造为大忠臣和大儒圣哲,这个形象一点也不比皇帝逊色。如果他对清王朝造反,成功了,他会成为驱逐异族统治者的英雄;但若失败了,他就什么都不是,只会被人骂做乱臣贼子,他一生对自我形象的辛苦营造就毫无完美可言了。

湘军攻克金陵以后,曾国藩的权势如日中天。朝廷不给他封王,甚至不封他为公爵,明显地向他表达了慈禧对他的疑忌。曾国藩决定自释兵权,裁撤湘军。尽管当时西部有回民起事,北方有捻军驰骋,南方还有太平军的残余,曾国藩已不愿再置身于战争的漩涡之中,也不让自己的直系部队再次踏上征途。

也许从咸丰八年(1858)曾氏兄弟再度“夺情起复”的时候起,曾国藩就想好了功成身退这条路,因为他已按照老庄人生哲学的思路理解了成功的最高境界。他已经修炼到了荣辱不惊的层次,尽管在权势炙手可热的时刻,他也不会头脑发昏,给人家留下把柄,惹来杀身之祸。曾氏兄弟在金陵取得的胜利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荣耀,也使他们成为众矢之的。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走了,传说中金陵所有的巨大财宝不见了,也有人指责湘军在进城后杀人如麻,凶残如兽。这些都是有可能把曾国藩涂成乌黑的颜料。怎样才能躲过一齐射来的明箭和暗箭?最好的办法就是解除自己的武装,尽快地隐退到政坛,不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湘军攻克金陵不到一个月,曾国藩就下令裁撤湘勇二万五千人,只留一万人防守金陵,另留一万五千人在安徽机动作战。大约三个月后,又决定将湘军裁掉百分之八九十,随后曾家军逐步解甲归田,其作战任务交给淮军接手,“湘淮代兴”就此完成。

曾国藩此后尽可能地置身于战争之外。同治四年(1865)五月,他奉旨北上指挥对捻军的作战。其间他表现得很不积极,多次称病请假休息,并力争让更多的人来分担剿捻的任务。如此拖了一年半的时间,到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清廷索性让他返回两江总督任上,由李鸿章来接手剿捻的总指挥。

曾国藩脱离军事以后,致力于制造轮船,购买机器,兴办洋务,筹办水利工程,恢复科举,为陕西的左宗棠湘军和湖北的李鸿章淮军筹饷。他在两江任上待了十几个月,于同治七年(1868)调补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六月,他奉旨处理天津教案,由于担心洋人开战,处死国人以满足洋人的要求,遭到朝廷清流派和社会舆论的反对,令他十分郁闷。不久奉上谕调补两江总督,离开了天津这个是非之地。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四日午后,曾国藩在总督署的西花园中散步,儿子曾纪泽在一旁照顾。曾国藩连声呼喊脚麻,曾纪泽搀扶他回到书房,端坐三刻,溘然逝去,享年六十一岁。他虽然称不上长寿,但走得十分舒适,也算是圆满结束了人生。

曾国藩一生追求完美,在战争中建立了罕见的勋业,并且成功地避免了鸟尽弓藏的权谋陷阱,连同他的家人一起,被他效忠的王朝褒扬为一门忠义,旷代勋臣。从人脉关系而言,他在生前已安排下了继往开来的格局,门生故旧遍天下,许多人在他的庇荫下名利双收,对他感恩戴德。他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制造新式武器和轮船,把中国学子送往西洋留学,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措施。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教育家,人们认为他开发的一整套家教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后辈成才发达,热衷于研习效法。从这些角度来看,他的一生真是完美无瑕,令人羡叹不已。但尽管如此,他借以扬名于世的军事生涯,仍然给他带来了许多骂名。只要太平天国的事业能够得到人们的同情,曾国藩这个名字就等同于镇压反清农民运动的刽子手,甚至是“元凶”。这是湘军大帅在追求完美功勋时不可避免留下的硬伤,再一次证明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的两面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