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济南全国书博会的时候, 因为出了一本散文集,被山东大学文学院请去和在校的同学们座谈. 那天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 一直记得的是一个同学问我: 在书博会上看到那么多书, 你对自己的书如何看 你的书有什么意义?
我当然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部分的书, 在几十年后注定是不会再有人提起的, 书山书海, 有多少文字可以留下来?也许再过若干年,这些书们就进了再造炉, 成了灰烬连尸骨都留不下. 这是必然. 我对自己的文字没有大的期待, 我不认为这些真能揭示和表达出多么了不起的东西,那么既然如此,写这些文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记得自己对同学们说的一段话, 我说书和人一样,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 以人类来说,生命的共性是绝对的,平凡和普通的生命是绝大多数的,是不是因为这种平凡,有的生命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呢?多一个少一个就无所谓了呢? 我不这样看。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都是不能被复制和代替的,即使它平凡也仍然是唯一的。文字也一样, 如果一个人的文字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心,哪怕它是平凡的,它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体现了至少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再次想起这些,是因为这次写的书,是关于法国,关于巴黎。巴黎这样的城市,从过去到现在,有多少关于它的文字,影像,图片? 怕是能汇成海洋了吧? 如果我跳进去,一定是会被淹死的。然而,我仍然愿意来再写一次巴黎,再出一本关于它的书,这并不是我的自不量力, 正如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每一双看巴黎的眼也会是不同的。 纵然是大师海明威,他也不会写出我看到的那个巴黎,一个平凡人的视角里的那一小块世界。
这本书写的就是一个叫扫舍的女人眼中那一小块法国生活,那一小块巴黎情感,这些生活和情感,虽然是小视角的,但是是属于我这样一个生命的。
去年夏末的某一天,我在小众菜园上看到了陈村代帖的一个帖子“塞纳河---王寅巴黎摄影作品展”。我看到了一些被凝聚在图片上的巴黎,那些阳光,阴影,灰色的屋顶,塞纳河的一角。。。。。我在看到它们的第一瞬间就触动了。那是与文字不同的一种呈现, 可我在那些图片中看到了一些我对巴黎的情感,有些甚至是我无法用自己的文字来描述的。我在菜园的帖下留言, 我说王寅的巴黎里有一个宁静的核,他拍出的巴黎的美是只有外国人和远游者才能看到的。
后来见到王寅的时候我忍不住对他说,你的图片,很想用来做我的书。
这话我说得很心虚,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要求几乎是过分的,一个参加过多次摄影展的摄影师,哪里会放下身架把图片给我的书作配图呢。
作为中国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王寅被人视为天生的诗人,而后来他却越来越多的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人们习惯在他的图片中找寻诗意,正如摄影评论家顾铮所说,如果说,王寅的诗歌是一种对于生活的诗意的音、意、形的表达的话,那么他的摄影,就使得他的诗歌直接与图像对接,将诗的感染力辐射到了图像本身。
王寅的巴黎图片,触及我的并不完全是诗意,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优雅的唯美的画面下暗含的寂寞,这种情绪我也常有。繁华和盛景,不过是巴黎的外衣,王寅曾在他的诗句里说:灵魂像眼帘低低地垂着/记忆虽死犹生/尽管感伤已经平息/美依然使我焦虑不安。
灵魂,记忆,感伤,焦虑,美, 这些词正是我心里关于巴黎的一些关键词,而王寅的图片正是用影像的方式渲染了我的文字无法言尽的一种巴黎。
真的要感谢王寅,感谢他的无私和慷慨,把这些原本要用来做自己的书的宝贵的图片给我用,让我有机会呈现一个图文并茂的心中的巴黎。
这本书,由于有了王寅的参与,最后更像是两个中国人游走在法国时的独语,这独语有时是各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