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提琴的故乡(1)

地中海的婚房 作者:刘国鹏


克莱蒙纳(Cremona)向以两样东西名世。

始建于公元1267年的大教堂钟楼高111米,居全欧之冠,比威尼斯雄伟的圣马可钟楼还要足足高出24米。千百年来,它巍峨高耸的身材,犹如精神的灯塔,傲慢地凌驾于小城鳞次栉比的建筑之上。它体现了这座城镇的个性,并向远道而来的人们宣布:“这里有座市镇,它在为它说话。”

不过,或许是过于孤高的缘故,它向来没有同周围的屋宅打成一片的意思。它活像一架通向上帝寓所的天梯,伟岸清奇却又愁肠百结,连承受风霜雨雪,都要比别的建筑物早那么零点几秒。在过往的时间里,它高瞻远瞩,阅尽沧桑,看到了许多别的房屋所看不到的景象,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裂为深不及底的鸿沟。

毗邻而居的大教堂和施洗堂,虽也身形伟岸,但与钟楼相比,不过是一具景泰蓝的底座,沉静而卑微,习惯于奉献承纳的耐心。在市中心,它们联袂展开扇形一般的布局,仿佛黄昏和历史的收容器。一切梦幻般的、神秘的、等待重现的光线仿佛都沉睡在这里,期待着有一天由上帝来把它们亲自释放。

钟楼固然是宏伟,但它的王者风度不过保持着方圆数十里的辐射范围,作为小城的代言人,它的国土面积实在过于狭小,狭小到几乎可以在比例尺稍小的地图上任意加以忽略。

因此,与小城另一位真正的主人相比,钟楼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城的名誉国王。

如同拿撒勒因耶稣而独树一帜,克莱蒙纳也因被称作小提琴的故乡而声名不坠。

历史上最早的小提琴形象,就今天所知,是人们在1550年的一幅壁画上找到的,不过,那只是一把勒着三根弦的乐器,初具规模,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小提琴。16世纪后期,距米兰80公里之遥的小城克莱蒙纳,提琴制造业悄然兴起,小提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开始定型,并随之出现了最早的琴师,在这些先驱的行列中,契罗尼(Giovanni Maria Cironi)是唯一有幸被人们记起的例外。

1566年,克莱蒙纳提琴世家“阿玛蒂家族”的鼻祖安德烈 阿玛蒂(Andrea Amati)将小提琴定型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形状和尺寸,并使用四条琴弦。四根弦以五度的间隔,调律成G 、D、A、E的高度,音色从G弦的深沉苍郁到E弦的高亢光辉,渐次扶摇上升,发出异常完美的音质。

到了巴罗克时期,克莱蒙纳已成为全欧洲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制作中心。三大提琴世家:阿玛蒂家族、瓜内利家族和斯特拉第瓦里家族交相辉映,源源不断地为演奏家们造出堪称极品的提琴。其中,安东尼奥 斯特拉第瓦利(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更是以其放恣的天才,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他们使小提琴制作由平庸、乏味的技术一跃而为精美通灵的艺术,那时制作的名琴至今仍在演奏家的手里大放异彩。

1742年,小提琴怪杰帕格尼尼正是凭着瓜内利 德 耶稣(Guarneri del Gesù)亲炙的名琴 “大炮”,征服了欧洲,也使得克莱蒙纳的古琴成了全欧洲追捧的对象。

1737年,一代制琴大师安东尼奥 斯特拉第瓦里制作完成了他最后一把小提琴“天鹅号”后与世长辞了。1744年,“瓜内利家族”的集大成者,瓜内利 德 耶稣也紧随其后,驾鹤西归。克莱蒙纳历史上最耀眼的两颗明星就此陨落,上天对克莱蒙纳的垂青至此臻于黯淡,天才之后,世人只感受到黑暗对自身力量的局限,它们无力地破碎着、凌乱着,最终沦于熄灭。

1747年,斯特拉第瓦里的高徒贝尔贡齐(Carlo Bergonzi),在度过了一段无为的岁月之后,悄然离世。斯特拉第瓦里的儿子,保罗 斯特拉第瓦里随之将父亲的作坊及模具全部出租,克莱蒙纳的辉煌时期宣告结束。后来的琴师们开始移居米兰和都灵,探索着新型的制作提琴的方式。

但是,自斯特拉第瓦里之后,小提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