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3)

身边的心理学 作者:(美)亚当·喀什


记住,你应该让你的被试者不时地休息一下,另外,我也不建议你把吃沙子当成游戏来玩。泛化和分化你可能会想,“好办法。我们可以教狗因为铃声分泌唾液,然后呢?”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说,经典条件反射事实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种方法于我们非常有益,它帮助我们通过建立联系,毫不费力地学习知识。在我们建立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之后,让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应,我们就能通过一种叫做泛化的过程自动地去扩展学习内容。我们对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事物作出相似的反应就是泛化。我把相似的刺激称作条件刺激2。即使我们从来没有学过把条件刺激2与原先的无条件刺激相联系,条件反应仍然会出现。比如,原来是飞舞的拳头或者口头的威胁(无条件刺激)会让你感到恐惧(无条件反射)但当你把特定的面部表情,比如怒吼和冷笑与最终会出现的暴力行为联系起来,那怒吼和冷笑(条件刺激)就会让你感到恐惧(条件反射)。也许你会从条件刺激-怒吼泛化开来,把恐惧和无意间的眼神直接接触(条件刺激2)联系起来。这种泛化可以使你在威胁来临之前迅速逃跑。因为我们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所以泛化能帮助我们提高适应能力。泛化也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如果我曾经受到一只黑色美洲叭喇狗的袭击,以后可能每次看到黑色的东西都会害怕,甚至是吉娃娃狗也会让我害怕。

另一个例子就是受过战争创伤的老兵,仍然承受着创伤后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们曾经经历过大爆炸和重炮火的战役,并且当时他们很恐惧,那么,这些人之后每当听见汽车发生逆火或者其他大的噪音时都会产生同样的反应。想到城市里的许多人暴露在大量的高分贝噪音里,生活起来多么不易。当我们开始过度地泛化所学的东西时,我们就忘了另一个过程――分化。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去辨别或者区分不同的刺激――比如,枪声和汽车逆火的区别。分化是当条件刺激2(或者3,4等)多次呈现却没有引起相应的反应时习得的。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为什么只有条件刺激才能产生条件反应,条件刺激2却不能。条件反射!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容易,是吧?你把几样事情组合在一起,最后,一样事情可以产生另一件事情的效果。

目前为止,这个过程还比较简单易懂,但是为了让这个相对简单的条件反射过程不出差错,我们必须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要想实现经典条件反射,毫无疑问,接近性是必须要满足的一个原则。如果巴甫洛夫先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后呈现铃声(条件刺激),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他响铃15分钟后才呈现食物又会怎么样?为了建立联系,条件刺激必须要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要建立一个好的条件反射,以上这些都不是很好的做法。如果巴甫洛夫先呈现无条件刺激,再呈现条件刺激,这个过程就叫倒行条件反射。这时狗可能根本不会发现事情间的任何联系或者建立的条件反射非常不稳定。如果他在呈现铃声一段时间之后再呈现食物,这个过程叫痕迹条件反射,即使狗能够建立联系,也只能是一个较弱的联系。成就稳固连接的最好方法是: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条件刺激,而且让这个条件刺激一直“开着”或者“响着”,直到无条件刺激消失。这样,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就有了接近性。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进行多次配对呈现。配对越频繁,联系越紧密。选择一个强有力的条件刺激。强光比弱光更有效果。响亮的铃声比微弱的声音更容易产生效果。如果你想让你的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应,那就多花点工夫。继续接近性所有你必须做的事就是频繁地呈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最后实现经典条件反射。就这么简单吗?我不想误导你这么思考。接近原理说,如果两个刺激接近,连接就会建立。事实上也许没那么简单。一个叫罗伯特?瑞斯克拉(Robert Rescorla)的研究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瑞斯克拉问道,是否只要满足接近律就可以了?他认为一切似乎有点太简单了,他提议增加一个定律,相倚性。他说条件刺激不仅应该与无条件刺激接近,还应该是无条件刺激最准确的预测者。如果条件刺激呈现没有规律(比如间隔1分钟,7分钟,2分钟,12分钟等),那么条件刺激就不可能很好地预测无条件刺激。学习者(人或者动物)就不能从条件刺激中学习到预测无条件刺激的能力。条件刺激必须以一种学习者可以预测的方式来呈现,保持一定的确定性,确定无条件刺激的出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