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态度的不同,带来的人生结局也许就会完全不同。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他的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刚来到新东方时,只找到了一份帮助学生收发耳机的工作,但是他选择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工作时,他一边帮助学生收发耳机,一边认真听每一位老师上课。两年后,他的英语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由于他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不知不觉地,他也掌握了很多教学技巧。
有一天,他跑去找俞敏洪,说他想当老师。当时,俞敏洪感到很吃惊:“一个负责收发耳机的人怎么有能力当老师呢?”但是,他决定给这个年青人一个机会。当他试讲之后,大家才发现他的讲课水平已经很高了。
于是他成了新东方的名牌老师,后来又担任了一家分校的校长。面对一开始看似细小的工作,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成长,生命从此与众不同。
俞敏洪由此感叹到:“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选择,选择不仅和心情相关,也和命运相关。但凡选择积极的、努力的、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但凡选择消极的、被动的、懒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糟。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决定权在自己,但现在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工作是什么?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雁过留影,人过留痕。一个人,他的生命目标应该就是自我的完全展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谋生的本领,更是一个人生命意义的全部。
李·艾科卡是美国汽车业历史上的著名传奇人物。他在大学是学工科的,毕业后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从见习工程师做起。因为他喜欢和人打交道,后来便从事汽车销售。在这一领域,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经商天分。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以独特的市场眼光与销售方法使福特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汽车霸主。1970年,李·艾科卡成为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在他任总裁的8年时间里,福特公司净赚35亿美元的利润。但由于与亨利·福特不合,后来他被解雇了。
在离开福特的同一年里,他担任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当时,克莱斯勒公司正处在一年亏损数亿美元的危难时期。李·艾科卡受命拯救残局。他力挽狂澜,带领濒危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从谷底崛起,并在其他汽车公司盈利下降的情况下,创造了高额的利润,写下美国汽车史上的传奇。
1984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他的肖像,通栏大标题是:“他说一句话,全美国都洗耳恭听!”
李·艾科卡用努力工作造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并且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工作的机会,实现了自我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工作。人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并通过工作为组织、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同时实现自我。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发挥出来,应用到孜孜以求的事业上。我们也许都深有体会:解决完工作难题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得到肯定和赞扬是我们最欣慰的时刻;获得胜利果实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刻;拥有事业成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所有的这些乐趣和喜悦都是在努力工作中获得的。
工作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工作是什么?工作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人生目标贯穿于整个生命,我们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积极还是消极,这将使我们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
例如,在很多人看来,销售工作无疑是最辛苦的职业之一。每天都在开发新客户,维护老客户,不停地奔走在市场中,任务指标、业绩压力让人身心俱疲。所以他们不愿意做市场销售工作,或抱有消极的态度。
但在另外的一些人看来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销售是管理者的“黄埔军校”,很多高管都是由一线销售打拼出来的。因为必须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洞悉与把握市场规律,即使没有这个机会也应该创造这个机会。在他们眼中,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都有新的机遇。
NTL公司的总裁罗伯特·威尔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公司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成就,两者高下立判。
一个人工作的质量决定着他生活的质量。当我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从中获得成就感时,会让我们充满自尊和骄傲;当我们做好一件工作之后,陪伴家人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或利用周末悠闲度假,或与朋友纵情把酒言欢,或沉醉在自己美好的世界里……这些生活的享受和满足都是工作带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