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江都的宇文化及杀了杨广之后,拥立杨浩为帝,自任大丞相。顺应大多数人的要求,率领十多万部下回归故土,首先进入的便是李密的地盘。
这头李密和洛阳城里的王世充打的是不亦乐乎,正呲牙对峙呢,不防宇文化及在自己屁股后面放了把火。虽说在手下徐世?(即小说中的徐茂公,后来的名将李世?)等人的努力下把火给扑灭了,暂时击退了宇文化及军,但这烧坏了的裤子一时又补不起来。
李密前头军旗猎猎,锣鼓喧天,风光无限,后头屁股上却是一阵凉似一阵,实在是顾得了头顾不了腚,更担心两头夹击。那会儿李密真是相当狼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天无绝人之路,帐下小卒来报:洛阳通直散骑常侍盖琮前来拜见魏公。
他来干什么?嗯,探探口风再说。有请!
满脸堆笑的盖琮快步走进大帐,宾主相见,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
盖琮开门见山:魏公现在前有洛阳难以攻下,宇文化及那边也不是省油的灯。想必魏公也正为此事担忧,不过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魏公意下如何?
李密一声轻笑:鄙人不才,虽然现在前有狼后有虎,可我这么多兄弟也不是吃白饭的。况且宇文化及已被我部打退,算不上多大的问题。盖大人多虑了吧?
盖琮依旧语气平缓:贵军获胜,我等已知矣。不过宇文化及那十几万人都是先帝(杨广)的护卫亲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非同小可。退一步讲,即便魏公的手下不输给他们,倘若我们出兵夹击,只怕胜负难料呵。
李密这回大笑了:胜败兵家常事,纵然战败,有死而已,大丈夫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盖琮也笑了:魏公果然是人中豪杰,佩服佩服。不过,大丈夫立于当世,当建不世之勋,遇险境能屈能伸。倘若逞一时血气之勇,不过一莽夫耳,百年之后,史籍上默默无闻。这样的死法,有何意义?
李密收住了自己的笑容: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盖琮:虽然你我双方征战多时,然而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砍杀之事在所难免,算不得有何深仇大恨。而宇文化及则不然,此人弑君作乱,拥立伪帝,实在大逆不道,罪无可赦。魏公原本在大隋为官,被杨逆玄感所蒙蔽,以致身不由己,落寇草莽。但当今皇上乃宽厚之人,深爱魏公之才华,只恨不得共事。只要魏公愿意归顺大隋,凭着魏公的才能和这么多部下,还怕不能建立大功?出将入相只是迟早的事!
李密:你且容我想想
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李密的痛处早已被盖琮说中,只是嘴上死撑罢了。
短暂的思考过后,李密上疏杨侗,请求归降,表示愿意讨伐宇文化及赎罪。随即被封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赐爵魏国公。
这官职听着够大,实是个虚衔,因为没有给他补充一兵一卒。洛阳方面的用意,是让他和宇文化及拼个两败俱伤(若干年后,宋江也是这么被人利用的,可怜还心满意足,以为总算是报效朝廷了),所谓驱虎吞狼之计。不管是谁胜谁败,隋军再收拾剩下的残局,都会大大省力。
7月,已被改编为政府军的李密部队与宇文化及部队在童山大战,战况空前激烈,李密也被流箭射中,几乎没命。幸亏猛将兄秦琼秦叔宝竭力抵抗,率领人马奋力反击,终于再次击退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没占到多大便宜,于是驻扎下来,四处搜刮粮食,打算长期作战。
征粮手段很黄很暴力,不肯交和交不出来的都是二话不说抓过来就打,到处鸡飞狗跳,连他自己任命的官员都忍受不了。东郡副留守王轨原本负责看护宇文化及留下来的辎重行李,维持后方平安,可是宇文化及的征粮队对官员和百姓一律平等,没粮食就打,王轨也无法承受征粮队的横征暴敛,决心弃暗投明,派许敬宗(这个当时不起眼的小人物后来可是大大的出息了,看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同学一定记忆深刻)晋见李密,表示投降。李密欣然接受,给宇文化及的屁股上也狠狠放了把复仇之火。
听到后院失火,自个的行李全部变成李密的了,宇文化及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