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让孩子在生活中成长(5)

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 作者:杨多奇


奶奶1:我也跑不过他,这孩子性子急,着急去玩,在家也是一进门,不换鞋就跑。不过老师你这样一说,孩子还真听,这个方法挺好的,回家我?也试试看。

老师:关键是你们全家每次进门都要要求孩子这样做,尤其到了亲子园更得遵守这里的要求,从家长做起,让孩子跟着学。

奶奶2:我家孩子原来也这样,后来我们每次进门就堵着他,不换鞋就不让进门,慢慢的他也就形成习惯了。

这个教学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长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了,还是只是敷衍一下老师?如果家长已经意识到要教会孩子小鞋要排队,那么到了下周从孩子的行为中就肯定会看到,因为孩子的行为不会说假话。又到了周末,还是户外活动完了进入大亲子教室。

场景二:

母亲2有所改变,与孩子一起放鞋。

母亲3还跟上次一样,甩了鞋就走。

老师显然已经看到了,走过去对母亲说,您给孩子做的脱鞋榜样就是一甩,我看您已经甩得挺有经验了,在家是不是也这样?

母亲3不好意思地说,对,我习惯了,在家也这样,老师您说得对,孩子还真是学我,他爸也总说我这样不好。

老师说,主要是您不认为这样的习惯不好,其实小事情对孩子影响挺大的,不遵守公共秩序,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从这儿开始。

奶奶1让孩子坐在地垫上,自己帮孩子脱鞋。

记得我曾看过一本书,描写的是美国的电影明星英格丽·褒曼,其中有一段描写她的外婆对她要求很严,如睡前必须把鞋子整整齐齐放好,才能上床睡觉,可终于有一天因为太困了,她着急上床睡觉,鞋子就倒着放,并且不整齐了。等她睡到半夜时,外婆忽然把她叫醒了,目的就是让她把鞋放好了再睡。英格丽·褒曼说,从那以后她从没有把鞋乱放的习惯,并且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很认真的习惯。我想这位伟大的外婆已经看到从小事情做起的重要性,所以她成就了一位世界级的明星。如果我们的家长也能够大半夜叫醒我们的孩子,就为了这么“芝麻绿豆”大的事,那您一定也能为成就一个孩子未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拿错了杯子怎么办

在半日班里,到了每天该吃加餐的时间,孩子们都要先去洗手,然后到放杯子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小杯子,自己接水喝。突然听到一位奶奶说,是谁把我家的杯子拿走了?太不像话了,总是乱拿!我家的杯子上贴着西瓜,是谁拿了?老师赶紧过去对这位奶奶说,您不要着急,我帮您找,说着老师就去看已经在喝水的孩子,果然又是那个孩子,他已经拿错别人的杯子两三次了,总引发大家的不愉快。只听拿错杯子的小男孩的奶奶大声说,老师这个杯子反正也消过毒了,随便拿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太麻烦了。那西瓜、草莓谁不认得,有什么意思!有一位家长小声地说,错了还不承认,找什么理由。老师重新拿了一个杯子给那个孩子,并说下次老师一定不让你的小杯子跑了,老师看着。等孩子们都在喝水的时候,老师说,我们今天就杯子的事情讨论一下,是否应该让孩子学会看图标,拿自己的杯子喝水。

课堂场景:

母亲1:我觉得用图标挺好的,我看幼儿园里都是这样,这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开始,再说了,就是要培养孩子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母亲2:我家孩子一开始也不会按照标志拿自己的杯子,这得大人教,现在会了。

奶奶1:孩子要?水,杯子没了,孩子会哭的,这换了谁家的孩子都会着急的。

奶奶2:对,我家孩子上次杯子不见了就哭了,还是应该自己拿自己的。

母亲3:我想孩子小,可能做家长的得多动动嘴,随时提醒孩子,不能不管。

老师:老师看到那位奶奶脸上已经有点挂不住了,赶紧接话,对,孩子肯定一开始会记不住的,家长就得帮他记着,当孩子洗完手时,您就得提醒孩子你的小杯子上贴着什么图,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找。如果家长记不住可以问我,但不要随便拿别人的杯子,以免造成大家的不愉快。我很希望给所有家长和小朋友们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境,希望大家支持我。

错拿了别人的杯子本不是一件多大的事,重要的是奶奶的做法,不仅不纠正孩子拿错了的问题,还当着孩子的面表示拿错了的做法是正确的。孩子不会说什么,但我相信他在奶奶那里已经得到了暗示,可以随便拿。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你的言行也同样在教育着孩子。曾经有位父亲说,我就是孩子的那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形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