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一只骆驼在烈日炎炎的沙漠里跋涉,一不小心碰到了一只玻璃瓶,心情烦燥的它大怒,就踢了一脚瓶子,不幸的是玻璃瓶被踢碎了,碎片扎伤了它的脚。于是,伤口流出的鲜血吸引了几只凶狠野狼的围追堵截。骆驼疲于奔命,还增加了不少伤口。最后,好不容易躲到了一块较阴凉的地方准备休息,这里却是食人蚁的老巢。食人蚁闻到鲜血的气味,一拥而出盖住骆驼的身躯。骆驼临死的时候想:“为什么和一只玻璃瓶生气呢?为什么我不忍一忍呢?”
《聊斋》的作者蒲松龄曾经写过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下联是写越王勾践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忍辱负重、最后一战成功的王者,他就是越王勾践,他的事迹成了后人“忍辱才能负重”的典范。
吴越开战,大兵压境,越国危在旦夕,范蠡提出降吴的主张。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勾践接受了范蠡的建议,降吴为奴。勾践从此为吴王夫差养马、拉车,受尽侮辱,暗中却励精图志。终于百忍成功,多年后勾践一战胜了吴王。
忍耐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不论是对逆境,还是内在的烦恼或外在的灾祸都要忍。因此,每个人遇事都要先退一步,才能够作全盘、客观的考量,使得人际关系更圆融。
能够忍,就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弹性让自己调整节奏和想法,就不会一时冲动,做出不该做的事。因为忍,而能够成就宽阔的胸襟、豁达的个性,让自己广结善缘。所以,就世间人而言,忍可成就健全的人格、圆满的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乃至于因为少恼少怒,可以增进身体的健康。进一步说,忍耐可以促进社会祥和,提高人们的心灵素质。
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毁谤,叫他不气恼,非常不容易。尤其感觉委屈冤枉时,更如火上加油,心生嗔念,甚至与人拼得你死我活,不肯罢休。假如人们在受谤时,能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则十分难得。
有了一颗忍耐心,你就能做到:有所得时就不会过分贪求,有所失时也不会过分烦恼;有了荣耀看成是大家的成就,受到毁谤反而觉得受到了教益。
忍耐心应该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心态,是身心修养后方可具有的能力,它属于一种明心见性的“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忍辱之心或无争之心。但是,“忍耐心”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忍耐不是软弱,把忍耐心庸俗化、世俗化、简单化,都是对忍耐心本意的曲解。忍耐心是一颗超越的心,超越的过程是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挑战的过程,而不是逃避。
在人类的世界中,击败自己的不是贫穷、不是疾病、不是天灾人祸,而是自己那颗不平静的心。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我们需要超脱自我人性中的贪婪、嫉妒、自卑、骄傲、自满……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一些妥协的精神,甚至要有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耀和奖杯的情怀。学习吃亏能养德,有时吃点亏,并不是坏事:你从吃亏中,可以积累人生的智慧;从吃亏中,可以学会处世的精髓。尤其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所不公与亏欠。能够在吃亏时不计较、不比较,能想得开,这就是成功者必备的忍耐心。
练武修炼的最高境界不是击败对手,而是能战胜自己。练就一种不为环境所扰、不为杂念所困、不为逆境所动、不为荣耀和掌声所陶醉的高强“功夫”,你就一定能成为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