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某个人谈忠诚之前,先让他树立人生目标。
忠诚是立身之本,立身之后才谈得上立业。
忠诚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而是为了自己。
我们向外360?忠诚,就可以获取来自于360?的回报。忠诚越多,回报越丰厚。
邱老师:
我是您的一名读者,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公司做人力资源总监。我能够深刻地理解忠诚的重要意义。但我手下的员工,大多是“80后”的,还有几个“90后”的,我感觉他们对忠诚的认识很肤浅,几乎没有忠诚可言,对公司、对部门、对老板、对上司,都不在乎,甚至不屑一顾。
每当我向他们强调忠诚的重要性时,他们总是说:“我为什么要忠诚?”而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是想让你回答他,他心中已经自己回答了:“我根本就不需要忠诚!”所以,再给他们讲忠诚也是枉费心思。
邱老师的《忠诚胜于能力》影响了无数人,帮助很多人在职业道路上取得了成功。我想请邱老师专门为我阐述一下“为什么要忠诚”这个话题,以帮助我去教育员工。
谢谢!
陈某某
2007年3月30日
陈总监:
谢谢你的信任!我简单地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些年来,已经有很多人认同了忠诚,认同了“忠诚胜于能力”。但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依然有一少部分人,当他们听到“忠诚”二字时,就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甚至表现出一种反感神情。
“我为什么要忠诚?”
这是在问别人,也是在问他们自己。
他们的的确确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人活得漫无目标,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更不会关心自己的前途。和你一样,我也曾遇到令我头痛的员工。比如,有一个小青年,他做事总是心不在焉,无论是对公司的利益、部门的利益甚至个人的利益,都表现得很漠然。有一次,我在会议上给大家讲忠诚与回报的关系时,他说:“别谈什么忠诚,我本来就是混时间来的,我根本不想上班,可老爸老妈硬逼我上班。”让这类人拥有忠诚,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另一类人的人生则要积极得多。在他们心中,有理想,有目标,比如要成为一个有钱人,要做老板,要买房子买汽车。但他们无法找到这些目标和忠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孩,她十五六岁就到社会上闯荡了,也有很明确的目标,那就是20岁之前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她到过很多家单位打工,但都没有挣到多少钱。她有一个观念:要想自己富,就得算计他人,尤其要算计有钱人。为此,他帮上司花6元钱买一支笔,她把价格签撕掉,向上司报10元;她陪客人吃饭,只花了100元钱,她要了180元钱的发票回来报销;月末结算快递费时,她将发票上的70元,改成90元,多报销20元。小姑娘常常得意于自己“今天又赚了”,但她从来没有挣够买一套房子的钱。她的行为,上司是觉察到了的,之所以没有揭穿她,要么出于照顾她的面子,要么觉得钱少没有计较,要么确实没抓到真凭实据。对她的处理,通常是找个理由让她走人。倘若这个小姑娘明白忠诚的道理,明白忠诚有助于实现她的目标,她所赚的,可能已经够买一套房子了。
当一个人的意识境界不高时,他错了时也不知道自己错了。不知道就不应该受到责怪,而应该引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的意识境界提高。
比如,一个很小的孩子不知道吃东西时要礼让他人,并不是他的错,我们要做的不是打他一通骂他一通,而是耐心告诉他吃东西礼让的道理。再比如,一个没多少文化的男人赤着上身走在大街上,他自己并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我们要做的也不是骂他一通,而是给他讲道理,让他意识到这是不文明的行为,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