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忠诚是一种信仰(2)

忠诚胜于能力(升级版) 作者:岳庆剑


小王同学:

你好!

人生没有信仰,的确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你能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已经是非常可贵的了,你还如此年轻,现在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也不算晚——与你同龄的人,根本就还没有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啦。

有一个传说,说上帝造人之后,发现泥做的人很脆弱,雨一淋就散了,风一吹就趴下了。于是,上帝给人插了一根脊梁。从此以后,人就可以顶天立地,扛风冒雨了。这根脊梁就是“信仰”。

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说明了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即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它来自于梵语,它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坚持,它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

信仰是个人的,也是团队的。除了个人信仰,还有团队信仰。比如共产主义者,他们的团队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团队信仰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

一个人有没有信仰,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有没有信仰,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没有信仰,就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能力,其人生可能得不到多大的发展;有信仰,就可能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将力量集中到人生目标之上,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团队也是这样的,有信仰就有凝聚力,就有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建立新中国,他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信仰,即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追求。因为这一追求,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在阐述了信仰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忠诚。

我的观点是:忠诚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当一个人能够以忠诚为标准,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他就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所欢迎的人,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人。

当你信仰什么,你就会拥护什么,并与你所拥护的站在同一立场。作为一种立身处世的信仰,忠诚也是行为的导向。如果你忠诚于你工作的单位,你自然不会去做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而且别人做这种行为时,你会感到愤慨,并挺身而出去制止。如果你不忠诚于你的单位,你的表现就截然相反,甚至巴不得你的单位明天就垮掉。

我记起一个令人感动的事例。那是2006年的一天,我开车经过我所在企业的一个下属工厂围墙外时,听到两个人在吵闹,于是停下车细听。

有很多人在说话,其中两个对吵的声音最大。

“这些皮料还可以利用,你当垃圾卖掉就不对!”一个人说。

“你又不是领导,你少管闲事!”另一个说。

“不是领导,我也管定了!”

“你管了,也没人奖励你!”

“我不需要奖励,我是公司员工,爱惜公司财产就是我的原则,我要什么奖励?”

从他们的吵闹中,我听明白了,一个人要把皮料当垃圾卖掉,一个认为皮料还可以利用不让卖。我有必要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当我走进工厂时,才大吃一惊,反对卖皮料的那个工人,已经被打伤了!但他却坚决挡着拉皮料的车不让走。

这件事得到了解决,卖皮料的工人受到了惩罚,而阻拦卖皮料的工人却坚决不肯接受奖励,他说:“我觉得作为公司的员工,理所当然要维护公司利益,如果我拿了奖励,这个性质就变了,好像我是冲着奖金来的。”

我相信,这个工人心中没有“忠诚于公司”、“忠诚就是信仰”这样的理论,但他的行动,已经证明的了忠诚就是他的信仰。信仰是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信仰是付出一切而不考虑回报的。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去别人的企业工作,还是接手父母留下的产业,都必须把忠诚作为信仰。忠诚于与你来往的每一个人,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你自己,并用忠诚去感染你身边所有的人,形成忠诚的氛围和忠诚的团队。

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出身社会之后,因为意识不到忠诚的重要性,无法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无法站在团队和单位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进而表现得自私自利,落得不受欢迎却不自知,碌碌奔波若干年,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他们不是失败于才华,而是失败于信仰。

每当说起这些,我就会想起曾经在我手下工作过的一个年轻女孩。

这个女孩毫不隐讳地自称信奉金钱主义,凡事都讲价钱。无论安排她什么工作,她都要问个是份内的事还是份外的事,工作量一增加就问有没有奖金,叫她去别的岗位或部门帮个忙,她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我曾经努力帮助她改变这种意识,让她在职业路上走得更顺畅,可她却认为我想给她“洗脑”,想?她变成工作的机器。

在我手下工作几个月后,她不辞而别。离开后还对别的同事说,我对员工要求太严格了,简直就是老板的“帮凶”。我没有和她计较,反倒推心置腹地给她发了一份邮件,给她讲明努力工作和奉献的重要意义。不久,她打电话给我了,说自己又失业了,请我帮她找个工作。我在一个朋友的公司给她谋了一份工作,但朋友说她表现很差,不久后不辞而别了。

那之后,她大约又给我打过三四次电话,每次都是帮她找工作。我也帮她找了工作,但她都丢掉了。

现在,已经有几年没有这个女孩的消息了。按年龄,也该成熟了。如果她依然在意识观念上没有长进,肯定还是奔波在求职路上。

其实,和这个女孩持同样的工作观的人太多了,你去看看你周围那些生活不得意的人,你问问他们如何看待老板,如何看待忠诚,他们一定是满怀着抱怨甚至仇恨,立场鲜明地把自己放在公司的对立面,放在老板的对立面。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之所以不成功,是别人造就的,是社会造就的,他们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

当然,信仰是多元的。很多理论、学说或主义,都可能成为一个人的信仰。比如某个价值观、某种宗教教义、某种艺术观、某个团体的精神等。

在多元的信仰中,我们要选择科学的信仰,选择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的信仰。恐怖主义也是一种信仰,一种扭曲的信仰,恐怖分子正是在这种信仰之下纠集在一起的。这种信仰显然是不值得持有的。颓废的人生观也是一种信仰,有些失意的年轻人就非常热衷于追随这种人生观。但这种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于人于己都是非常有害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