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怕能力差,只怕不忠诚(1)

忠诚胜于能力(升级版) 作者:岳庆剑


人们常常容易容忍能力不足,却不能容忍品德方面有瑕疵,能力差点他们会说“孺子可教”,品德差点他们却不肯伸出援手,而是一棒子打死。

忠诚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不能弥补忠诚的缺陷。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一个细节可能让你的形象高大,也可能让你的形象一落千丈。

邱老师:

我非常认同你的“忠诚胜于能力”的观点,但就我目前的情况来看,更迫切的还是提高能力。

我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几个月的年轻人,到了一个行政单位,做的工作和学的知识几乎不沾边,可以说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我有时因此受到老员工的嘲笑,我非常渴望尽快学到更多的工作技能,摆脱菜鸟身份,可又不知道从何做起。

眼看年底就要到了,听说年底要进行全面考核,不合格的就要被淘汰。邱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一个初入职场的小公务员

2007年10月12日

朋友:

你好!

我先给你讲述一个观点:不怕能力差,只怕不忠诚。

作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多事情不会做是很正常的,没有人生来就事事都会做。你的上司、你的同事应该都能够理解这一点的,即使嘲笑你,那也肯定是善意的嘲笑。

但是,如果一个人表现得不忠诚,哪怕只是一点点不忠诚,都可能被领导和上司认为:“此人不可救药!”人们常常容易容忍能力不足,却不能容忍品德方面有瑕疵,能力差点他们会说“孺子可教”,品德差点他们却不肯伸出援手,而是一棒子打死。

某集团公司有一位计算机博士,其专业能力在国内属于顶尖的了,老板器重人才,让他做了副总裁。可这个人却在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吃回扣,老板发现后,果断辞退了他。他的继任者只是一个大专生,但十分忠诚于公司,博士吃回扣的事情就是他发现的。老板针对这个案例,曾经在大会上说:“忠诚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无法弥补忠诚的不足。我宁肯用一个忠诚的大专生,也不用一个不忠诚的博士生。”

这位老板的话,基本上表达了所有老板的用人观念。

你说你很快要面临年底的全面考核。既然是全面考核,能力要考核,品德也是要考核的。一般的用人标准都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你们单位也不会例外。

我曾经亲历过一次人员招聘。那次应聘给我生动地上了一课,让我多年来都铭记“以德为先”几个字。

某集团公司招聘五位业务人员,发布广告之后,应聘者熙熙攘攘,其中就有年轻时的我。经过一轮一轮筛选之后,最后留下了10个。

大家都以为10进5的面试题非常艰深。可我们10个人被叫进一个会议室之后,主考官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大意是介绍了一下公司,并没有要我们回答任何问题,就叫大家回去等通知。

我有幸成为5个聘用的人之一。很久以后,因为和主考官混熟了,我问他当时是以什么为标准选中我们5个人的。

他说:“进入前10名的人,业务技能都不相上下,因此我们最后一道题是考察品德的,内容很简单,看每一个人坐到会议桌旁时,怎样拉开椅子,离开后又怎么让椅子归位。被淘汰的5个人中间,有的人拉开椅子时很粗鲁,有的人是离开时不知道让椅子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过程中,你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为什么考察这个内容呢?这能说明品德吗?”我问。

“虽然是细节,可却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品性、品德和忠诚度。”他说,“粗鲁地拉椅子,要么表明他当时紧张,要么表明他不爱惜财物,要么表明他做事不细致,总之都与德字有关。再说让椅子归位,那更是一种严谨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你坐了椅子不摆回原位,难道让别人来给你摆吗?”

后来,我做了企业高管,我在招聘人员时,也多次用“会议室的椅子”来考察过应聘者,的确很有效。

朋友,就你的情况,我认为及时培养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你的优秀品质,包括谦逊、勤奋、敬业、忠诚等,尤其是忠诚。用你的好品质去打动身边每一个人,让他们喜欢上你,用你的忠诚与勤奋去打动你的上司,让他认识到你是一个可以重点培养的人。尤其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意细节,常常因为一个细节就让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而其本人却一直未必知道。

前不久,我招了6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公司,让他们做审计工作。

他们虽然都是审计专业毕业的,但没有一个人能够上手工作。这一点我没有介意,我拿了半天时间集中培训他们,从最基本的工作给他们讲解。培训之后,我把他们交给审计部门,让审计师指导他们,同时考察?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