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可行性分析四项原则
创业前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创业中遇到的难题就会越少,难度就会越小。因为你已经预先想到了最坏的局面,并且计划好了应对措施,那么也就不会感到措手不及。而在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行创业可行性分析。如果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无法通过,那就意味着即使实施也会中途夭折。如此一来与其在计划开始之后再后悔,不如在创业伊始就及时转向,把精力和资金注入到能够通过创业可行性分析,切实可以收到回报的项目上去。
对创业的可行性分析,可分为市、品、财、人四大项。
1. 市,指市场,指即将来临的市场需求情况 要创业,自然要做能够赢利的项目。没有市场,企业就没有生存的必要性。在市场分析上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总的市场发展前景如何,还有多少发展的空间;另一个是可以在其中分得多大的蛋糕,占据多少的份额。
想要计算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可以根据相关市场调查数据画出曲线图,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产品销售和月份或是季度的对应关系。有的商品会随着时间发展,知名度增加而逐步增加销量;而有的产品销量则会随着季节而变化。还有的是新产品上市,需要宣传和推广,让购买者了解并产生购买的欲望。这些不同的情况都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和销售方式与策略。
了解市场的另一个用途是找出能够打开销路的卖点。针对买家的需要设计产品广告和推销方案,从而达到打开市场,扩大销量的目的。
2. 品,指产品或者服务的品质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没有质量的商品是不会有市场的,一味追求利润而放弃产品质量的企业无异于自掘坟墓。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无懈可击的质量而放弃利润,因为太高的定价会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在进行产品开发的时候,要把握好目标人群的心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尽可能地提高质量,又要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当同类行业的技术水平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时,再一味追求质量的提高也是无意义的。此时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某一项新功能的开发,使得产品有新的卖点,引导大众对产品产生独特的兴趣。
关于产品制作技术的可行性,创业者一定要把握住一个重点,那就是要明了事业本身的技术水准,一时不必好高骛远,在选择制作方法时,最好不要选择尚在试验阶段的方法。而选择生产设备时,也不要选用国际刚上市的“第一代”机械设备。尤其是重大而精密机件,第一家采用者,也就是充当了“试验品”,成本的风险自然在所难免。
3. 财,就是指财务融资方面的可行性 如果一个即将创办的事业在财务方面不具可行性,那么这个将要创业的计划,则无须付诸实施。而财务可行性的最终目标,是要做一套可行的计划,于一定的期限内,将股东老板所投入的股本资金收回,其中还要包括应计利息。要进行财务融资的可行性分析,需要法律、金融、市场、财务等各方面知识,也需要丰富的业内知识和行业素质。如今,这些都可以委托给专业的财务咨询公司完成。
但是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创业者会愿意把关于钱的事情完全交给咨询公司完成。所以关于资金之筹措及借贷,以及其兴办之手续与债务偿还的方式,还是必须一一查个清楚,做到心中有数;而关于年度利润计划与投资报酬率的预估,这都牵涉对营业收入和费用支出的预测,也都应该和相应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开发挂钩,找到最适合公司发展的道路。
任何创业都是需要成本的,就算是最少的启动资金,也要包含一些最基本的开支。目前国内创业者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实现。其实,创业融资,要多管齐下,千万别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样才能多多益善。
4. 人,指的是志同道合的创业人才 在商场中有这样一句话——“做企业就是做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创业不仅需要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也需要对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像是在联系一个家庭一样,把团队中每个人的利益和关系都连接在一起。这样每个人才会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为了自己和集体的利益作出最大努力。
优秀的创业团队一般由核心的三四个人组成,而且基本上都拥有共同特征。第一就是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比较熟悉。这样才会避免在创业起步之后,有一人因为私利而做出伤害其他人利益的事情。第二是各有所长,能力互补。重叠的知识范畴和人际圈子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也不会带来产品的改进。而如果团队中有人擅长技术开发,有人擅长法律,有人熟知市场规律,有人懂得如何推销,那么彼此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交换,才可以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第三是创业团队中要有一个领导人物,却不能有两个以上带头人。没有领导,团队就没有舵手,而如果舵手太多,必然会对要驶向何方有各种矛盾产生,最终甚至导致整个创业团队散伙。
组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对任何创业者而言,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凡有志创业者,尤需凭靠各种人才由衷的相助,方能成为成功的创业家。用人之可行性研究,归纳到底就是最重要的两条:“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