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自1979年4月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1982年5月首访台湾以来,他不断穿梭于海峡两岸,为两岸的听众奉献琴声。(图41)
傅聪已成为受到海峡两岸欢迎的音乐家。
在1982年12月16日傅聪被中央音乐学院聘为兼职教授之后,1988年5月18日傅聪又被上海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一次次重归中国大陆,傅聪不像第一次回来时那般拘谨。他很坦率地说:
“我热爱音乐。能把一生奉献给这么美的艺术,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幸福,而且也是一种宗教。有了音乐,我的生命才有意义。
“搞音乐必须有天分,还要有像宗教一样的献身精神,二者不可缺一。
“国内现在有些人望子成龙心切,强迫孩子练琴。我对孩子的最大愿望是希望他们做一个正人君子,仅此而已。
“国内交响乐等严肃音乐不景气,我深表忧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充分体现出对教育、艺术的重视,要肯花钱。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无形中受到高层次艺术的熏陶。中国是古老的 礼乐之邦 ,向来是重视音乐的。
“对于年轻人纷纷出国,在我看来,不赞同出国捞大钱、发大财那种人;我同情和理解那些出国求学深造的人。我的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我的根、我的心在这里,我是很想真正回来,为国家做些事情,另一方面,我又实在没有这个涵养,自己觉得 不及格 。所以我感到惭愧。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回来的,尽力多做些事情。
“我认为,中国大陆的大门已经打开了,这是可喜的。但要改就得彻底地改,要开就得彻底地开。眼下的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要办一件事,层次多、中间环节多、扯皮多,难得很。 ”
一次次访问台湾,傅聪的情绪也不像第一次去的时候那么紧张。
1987年4月1日,傅聪在台北市中山堂公演时,由于后台变压器的噪音过大,中场休息时他要求下半场关掉电源,改用蜡烛照明。他在烛光下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一则没有噪音干扰,一则在昏暗中人们更聚精会神谛听琴声,演出效果竟远远胜过上半场。演奏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
也正是这次在台湾演出,一桩小事,给傅聪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演出时弹了一首肖邦的小夜曲。散场后,一位女学生到后台找到我说: 你弹的肖邦那首曲子的中间一段,有点像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的境界 。我回去后一琢磨,觉得她讲得有道理。我的演奏启发了她,她的联想又启发了我。以后,当我再弹到这首曲子的那一段时,感觉就确实不同了。联想对任何艺术都是有好处的,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各个方面,它开拓人的思路,启迪人的灵感。”
这次赴台前夕 1987年3月28日晚上,他在美国纽约红楼饭店答记者问时,答复了“您多年来拒绝去台湾演奏而现在一次次去台湾”的问题。他说得很直率:
“这里有两个道理:第一,我回大陆前绝对不会去台湾。我没有去大陆先去台湾,如果被当成 反共义士 加以宣传,我就百口莫辩;第二,我去了大陆之后则一定要去台湾,因为我承认这是一个永恒的中国。”
傅聪往返于海峡两岸,在他的头脑中也就产生了彼此的比较。
傅聪说,就音乐人材的培养而言,“大陆这方面比较有系统有组织,而台湾则倾向自我发挥。希望海峡两岸在这方面能互相取长补短。”
他还说:“钢琴虽然是西方人发明的,但钢琴人材并非仅在西方人中产生。中国是出人材的地方。中国音乐界有很多聪明人。如能在教学方法、器材方面作些改善,中国不难成为音乐人材辈出的国家。” (图40)
1988年7月,傅聪的长子凌霄24岁,在美国普林斯敦大学毕业,傅聪专程赶去参加了他的毕业典礼。傅聪说:“他在美国这些年,我一次也没有去看过,欠了情。小的叫凌云,12岁,属龙的。凌云这个名字起的不理想,好像有点武侠小说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