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记忆可靠吗(4)

看不见的大猩猩 作者:(美)查布里斯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好了,完美地向人们展示了记忆错觉是如何影响人类正常工作的。曼凯维奇认为人类的记忆总是准确无误的,可是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丹与好朋友丹尼尔·莱文一起对电影的穿帮镜头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做了一系列系统实验。

在他们的第一个实验研究中,他们首先制作了一个短片。在短片中,一对好朋友萨比娜与安德烈娅谈论着她们共同的朋友杰罗姆。当安德烈娅进入镜头的时候,萨比娜正坐在桌子的旁边,当她们开始聊天的时候,镜头开始频繁变换,有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有时两个人同时进入摄录画面,大约一分钟后,聊天结束,短片也随之结束。

现在请你想象,你就是这个实验的被试。在进入实验室后,主试告诉你需要先看一个短片,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看,然后回答一些关于短片中的细节问题。短片播放结束后,你就要回答问题了:你是否注意到了影片中前后出现不一致的地方?例如物体位是否置变换了,两位主角的衣服是否改变了等。

如果你参加了这个实验,那么你也许会像其他参加过实验的被试一样,无法回答上述问题。你会感觉你所看到的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影片了,但是,丹与莱文在这部短片中故意安排了8处错误。这些错误类似于人们经常热议的穿帮镜头,包括桌子上的盘子变了颜色、窗帘在莫名其妙消失以后又再次出现。这些错误要比曼凯维奇在日界线栏目中所不屑的那些穿帮镜头还要明显。当我们告知被试这些错误后,让他们重新观看影片,平均每个人也只能找出两处错误。

这种在短时间内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但人类却无法察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变化视盲”(changeblindness)。

变化视盲现象与前一章所讨论的无意视盲有关,但并不相同。无意视盲的实质是视而不见,因为不在预料范围之内,例如大猩猩,虽然看到了,却看不见。而变化视盲是因为未能成功察觉物体在很短的时间内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不会连续地发生变化,人类大脑的认知系统不需要随时准备察觉这些变化,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将是对大脑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

比变化视盲更糟的是错误的认识,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发现所有的变化。在另外一个实验中,莱文展示了人们对变化视盲的误会有多深。

莱文在他授课的课堂上描述了萨比娜与安德烈娅的短片实验,并配合一张剧照指出了他是如何设计这些穿帮镜头的。然后,他询问学生,如果他们作为被试参加了这个实验,是否能够察觉这些穿帮镜头。结果,有70%的学生非常自信地认为他们可以。过了一段时间,莱文把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重复了这个实验。在窗帘发生变换的那个地方,居然有90%的学生没有发现。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发现预料之外的物体所发生的微小变化,但实际情况却与之截然相反。

丹与莱文还设计了另外一项实验,被试同样被要求仔细观看一段无声短片。短片中一个人坐在书桌旁,然后起身向镜头走来。这时,场景马上切换到门厅,一个接听电话的人正在关门,他把电话放在耳边超过5秒钟,随后也向镜头走来。接着,短片结束。被试在观看过后需要立即写下在短片中所观察到的任何细节。

读到这里,也许有很多读者会认为在这个短片中,丹与莱文安排了很多细节上的改变,使得被试难以察觉。其实,在这个短片中,改变的不仅仅是细节,当镜头从演员走向门然后切到进入门厅场景时,原来的演员已经换成了另外的一个人,无论是发型,还是眼镜的样式,都与之前的那个人完全不同。

以下是两名被试在看过影片后写下的描述。

被试1:一个头发稍长的男人带着一副大大的眼镜,他开始时坐在书桌旁边的椅子上,后来他走到门厅里,拿起电话和别人聊了起来,眼睛还看着镜头。

被试2:一个家伙戴着一副大眼镜坐在书桌旁……他的穿着不是很利落,但还算整洁。他看着镜头,然后站了起来,走出了镜头,进入了门厅,他又拿起了电话和别人说起了什么,但是他肯定没有先说

“Hello”。

没有发现短片中发生重大变化的被试可不仅仅是一个人,就算是提示他们“你没有看到影片中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也没有人能够看出演员已经有所更换,甚至连服装都换了。

在另一个独立的实验中,被试观看同样的短片,但是会提前提醒他们注意演员的变化,结果绝大部分被试都发现了其中的变化。

如果人们提前知道事物也许会有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对人们来说通常都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这种变化完全在预料之外,人们就很有可能会完全忽视这种变化。

在日常的生活中,认知系统不会给人们任何有关变化视盲的反馈信息,人们只能够意识到那些已经察觉到的变化,而对于没有察觉到的还是一无所知。这样,人们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借助自己所拥有的敏锐辨察力,除了那些微乎其微的变化,其他的变化都逃不出自己的双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