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大吹大擂助长了大家的信任,他们轻信了一个昏庸呆笨的保证,即由于万维网络时代的到来,内幕人士操纵的骗子游戏早已成为历史,信息网络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获取信息,因此信息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在爵士时代的华尔街,这一乌托邦似的理想曾经像空中楼阁那样遥遥无期,而今天它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也就是说,每个人确实可以稳稳当当地参与投机了,华尔街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可是,正如在20年代一样,还有许多骗子们也准备抓住这个机遇。一如既往,有些骗子来自社会的边缘地带,也有些骗子来自社会高层。这些野心勃勃的青年男女掌握了骗子游戏的基本原则,即外表形象决定一切。一部名为《高压锅炉房》(Boiler Room)的电影描写了这个世界里面的情形,其中有锅炉内的高压、诱人的上涨趋势和骗人的泡泡,基本上它应该是马丁?朱述尔维特了如指掌的事情。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认可了利用情感谋财害命的技术以及过度杀伤的欺骗动机。他们牢记着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中戈登?盖科的全部台词,如果人们偷偷摸摸地当“股东国家”的贪婪公民的话,骗子们就会利用商业骗局哄骗那些天真幼稚的人。这种通灵经济学在过去的75年间一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高压锅炉房》中的骗子老大是这样调教自己的学徒的:首先,必须永远“把自己伪装起来……”。他们就是梅尔维尔笔下“四处招摇撞骗的流氓”,他们玩弄轻信上当者致命的天真与单纯。他们的猎物之所以上钩乃是因为他们自愿接受高风险金融恶作剧的戏弄。对于股市一日游的操盘手这种人来说,股市提供了一种逍遥的游戏,使他们摆脱了每天朝九晚五无聊的上班生活,带来一种令人跃跃欲试、鬼鬼祟祟、赌注极高的刺激。
有些操纵者玩得太过火了,应该说这也算是一种职业的冒险精神。在骗子获得人们的信任之后,在线投资已经迅速全面地拓展了骗子玩欺诈游戏的能力。在一个案例中,一个掮客白天上班时间的工作是负责某种安全护送业务,下班时间就是忙于剪网络经济受害者的羊毛。在另一案例中,有两个人合伙开办了一家互联网垃圾股公司,因为欺诈结果被人枪杀了。有一次,一个在虚拟的电脑世界进行诈骗的骗子遭到了股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报复,他被别人绑住双脚倒挂在一个写字楼九层的窗户上。自从投机商号的时代以来,华尔街竭力想让自己远离《高压锅炉房》中描述的那个世界。但是,随着90年代逐渐淡去,这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作家波?布伦森(Po Bronson)写了一部讽刺小说《炮手们》(Bombardier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