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族"、"角色扮演"、还有动手改编媒介内容的"粉飞客",都是以粉丝为源头的崛起新势力。这些现象有的不是舶来品,事实上来自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来自人们内心的渴望。偶像崇拜不是全球化产品,粉丝更丰富了地方文化,促进创意社会。粉丝成就了偶像,偶像名声取自于社会,应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今天的偶像借用英雄的光环,站出来赈灾募款,在重大灾难中抚慰受伤心灵,带领人们走出灾难阴影,面对明天。
角色扮演来自爱
不可否认,人类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与被爱衍生而来。爱是我们所有行为的驱动力,粉丝,更是因为心中有爱,将爱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对偶像对品牌的热爱,追星就是爱的行动力表现。
我们喜欢模仿偶像的穿着打扮,或者言行举止。有一群人将对偶像的热爱推向新高,身体力行,将偶像带到身边。他们化身偶像,穿上偶像或动漫主角服装,眼神还有行为都模仿偶像,是近年亚洲新潮流--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其来有自,一组慈禧太后扮观音菩萨的清宫照片,可以看到慈禧身穿袈裟,端坐在盛开的荷花后面,两旁站着太监与宫女扮的财神童子与龙女。笃信佛教的慈禧以扮观音拍照来体现她的虔诚,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被誉为是"中国最早的Cosplay。"
角色扮演,英文是Cosplay,是这几年全国各地大小型动漫展上最瞩目的亮点,"角色扮演"者夸张的造型加上精心的打扮,仿佛刚从动漫或卡通中走出来,从日本到台湾、香港到东南亚,到处吸引大批媒体还有人们目光。
角色扮演始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动漫爱好者在贩卖自己创作的动漫作品活动时,安排一些人打扮成作品中的动漫角色,成为这些组织在会场中的活动广告,藉以吸引同好来参观自己的摊位。
到了90年代初期,角色扮演传入香港和台湾,最近国内校园里也开始流行起来,称为"动漫真人秀",广州、杭州的国际动漫节、上海游戏展、还有中国最大的游戏展之一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博览会),以及各地园游会和动漫展都以他们为主角,吸引大批死忠粉丝。在国内以动漫社为主的角色扮演玩家,已经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和港台日本玩家在虚拟空间中连结,形成一股庞大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消费群体。
角色扮演是业余爱好者以服饰和道具配搭,加上化妆造型、身体语言等,扮演成一个自己喜爱的角色。扮演者称为角色扮演者(cosplayer,简称coser),角色扮演题材包括了扮演漫画、动画、电玩、电影和乐团和自创角色。据香港cosphoto网站介绍,角色扮演是一项有要求的兴趣,要求扮演的玩家传神地去演绎一个角色,所以基本要求是"形似"和"神似"。服装、道具、化妆,甚至发型都要相似,神韵也要相似,举止动作、神态都要相似。cosphoto网站标题是"一个在梦想中建立的网站",强调"角色扮演是因为自己喜爱一个角色而扮演。是一种自娱的兴趣"。
角色扮演就是粉丝以具体行动来表达对某个角色的热爱,因为喜爱这个角色才会开始玩角色扮演。台湾玩家Stay解释说,"由于受到某个角色或某个人个性感动到心情无法平复时,就以装扮成这个角色来延续这种感动……,生活中一直存在Cosplay的影子,那么就等于生活中有一部分总是燃烧着猛烈的爱。"
比较台海两岸角色扮演玩家,可以发现两地各有特色。大陆以社团为主而台湾以个人为主,没有组织。但玩家们的心得和扮演动机都一样。台湾师范大学的吴东宜已经有九年玩角色扮演经验,她说,"有爱才可以cos";北京交通大学动漫社的浦达也说,"作为coser,心中应该有爱"。所谓的"爱",就是对这个角色的喜爱,对这个角色的情感投入和凝聚。角色扮演玩家是最积极主动的粉丝,在遇到喜欢的角色和偶像后,会被一股热情驱动去寻找一切有关的资料,想尽办法制作需要的服装、道具、竭尽所能得搜集和购买,和同好交流,待一切准备好后,会拍照或参加活动,将照片放在网上,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如何爱上这个角色。事实上,角色扮演者比较"宅",长时间关在家里上网,多半安静内向不多话。要在众人面前表演和展现自我,的确是这群宅男宅女的挑战,也是角色扮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力量使得内向的玩家们走上舞台,穿上夸张的戏服和道具加假发,勇敢地在众人面前秀自己?
北京玩家浦达最喜爱扮演的角色是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鼬"这个角色,他认为这个角色和自己不张扬的个性有相似的地方,触动了他内心。虽然这个角色是个反派,但是他其实有个好心肠,只是因为过去的阴影使得他注定成为坏人。浦达说,他会幻想自己成为动漫中的角色,这些角色鼓励他往正面和乐观的方向思考。他说当化身这个角色在舞台上得到大家掌声的时候,"那一刻自己就是明星,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其实,角色扮演并非舶来品,北京景山公园里,周末常见到一群群练嗓子的老人家们,他们陶醉于京剧或老歌,配上简单的二胡或手风琴,公园一角就是他们的舞台。如果兴致高了,戏迷们粉墨登场,化身心爱的角色,台下如雷的掌声让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台湾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就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他最喜爱扮演的角色是《空城计》中足智多谋的孔明。曾经远赴东京粉墨登场的辜振甫,想必十分享受扮演诸葛亮的乐趣。他在现实生活中,运筹帷幄两岸大计,显然他在孔明身上看到自己,英雄惺惺相惜。化身孔明的辜振甫,跳离了他平日面对影响两岸局势的庞大压力,变身孔明让他可以设身处地体验不同情境与心情。
角色扮演出自人们心中对各种版本人生所存在的渴望。我们幻想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希望化身故事中心爱的角色,为生活增添色彩,做平常不会做的事,享受做不一样的自己的感觉。我们看电影、小说、沉迷于动画或网络游戏中,都是为了满足一个向往不同版本人生的私密幻想。
粉丝经济原理贯穿古今,原来,京剧票友和角色扮演玩家精神一致,都是粉丝经济最佳代名词,都是体验式消费、认同感经济的实践者。故宫、颐和园、还有许多主题公园都可以看到游客穿上皇袍帝服拍照过皇帝瘾,痴迷的京剧票友粉墨登场、青少年亚文化角色扮演潮流,以独一无二的体验为生活增添色彩,我们喜欢换个口味尝试不同的角色。消费者喜欢上一个品牌,就是认同一个品牌所代表的精神,将自我投射到这个品牌。我们选择使用这个品牌,因为我喜欢,因为可以展现自我,肯定自我。
消费就是体会刹那的过程,不论中西或古今,让消费者感动,触动内心情感才是成功的品牌。今天的消费者更复杂,品味难以捉摸,品牌更需要创造故事,凝聚消费者,抓住消费者的内心情感才能打动人心。粉丝在偶像身上看到美好的自己,角色扮演玩家在角色中看到自己,在舞台上勇敢地演出,"做自己"这股力量驱使玩家突破自我,大胆秀自己,这就是角色扮演的魅力。消费者投射自我于品牌之上,品牌需要抓到消费者内心的自己,诉诸于内心深处的感动,为消费者打造独一无二的体验。粉丝竞争力,来自粉丝内心的爱,来自我们做自己的勇气。
偶像站出来
粉丝成就了偶像,偶像名声取自于社会,高收益也来自社会,明星名人靠名气吃饭,占有相对多的社会资源,他们从社会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对多的社会责任,肩负作为社会榜样的功能,这样才可以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偶像社会影响力与经济价值来自大众的关注,涉及社会利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必须牺牲自己的隐私权,承担更大的社会义务与责任。世界各国民法都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例如要求公务人员公开财产的阳光法案,要求公众人物对媒体的曝光都要有一定的容忍义务。媒体肩负对公众人物的监督责任,台湾媒体的狗仔队就经常揭发贪官劣迹与名人绯闻。
名人身兼社会榜样的功能,名人要向英雄靠拢,必须借用英雄的光环来树立名人崇高的地位。所以我们看到各种赈灾募款活动名人明星一定积极参与,从南亚海啸到四川地震到台湾水灾,报章杂志一定要细细列出每个名人捐款数目,仿佛捐款数目是名人英雄指数,而赈灾募款晚会更是名人成就不朽的舞台。
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后几天,远在纽约洋基队打球的台湾棒球英雄王建民用受伤的右手,歪歪斜斜地写下他对台湾灾民的鼓励:"我相信无论受到多大挫折,我们还会站起来!"他的经纪公司也提供王建民及旗下球员的手套、签名棒球等球具义卖赈灾。"建仔为台湾加油"这条新闻上了台湾各大报章的头条,名人带头与灾民们一起疗伤,携手共度难关。
同样在纽约,2001年9·11恐怖分子攻击事件后几天,天空中还飘着世贸双塔陨落的尘土,洋基队老将伯尼·威廉姆斯(Bernie Willians)走上球场打球,望着满场的球迷,他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打一场球。当时洋基队能够为这个受伤城市所做的,就是将生活规律带回纽约,给人们一点继续过日子的希望。伯尼·威廉姆斯多年后回忆这场球赛说,"我从来不知道,身为一个球员,我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他在16年球员身涯中曾获选年度明星球员多次,但只有在9·11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原来无论在球场内外,球员们都是安定人心的重要力量。
这是个失去英雄的年代,许多名人只好义不容辞地发挥名人效应行善,推动社会正义。2005年,U2乐队主唱波诺(Bono)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夫妇同时成为《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照片高高悬挂在美国时代广场。波诺除了在摇滚乐坛叱咤风云外,更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慈善家,近年来致力于落后国家的扶贫减贫工作,他向40万非洲艾滋病患者赠药;举办全球巡回演唱会,成功促使发达国家免除世界贫穷国家的400亿美元债务,因此被提名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影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则接下了黛安娜王妃遗留下来的行善火炬,多年来担任"联合国高级难民署慈善大使"。她说"如果我以积极的方式利用名声,它或许就意味这可以影响年轻人,使其参与进来,这么做很值得"。明星名人也常运用影响力推动环保、节能、减碳生活理念,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因"唤醒了对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险的意识",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以《泰坦尼克号》电影成名的莱昂纳多(Leonardo DiCaprio)自称是"环保积极分子,人生的两大激情就在于演戏和环境保护"。周迅是国内较早关注并参与环保行为的艺人,2008年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第一位亲善大使。
李宇春是国内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偶像之一,从2005年捐助上海慈善基金会、白血病患者开始,2006年在红十字会设立"玉米爱心基金",是国内第一个以粉丝为名设立的专项基金,至2007年这项基金捐款已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来自成都的李宇春特别关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一直积极参与赈灾活动与捐款。
香港明星们每次赈灾都不落人后,近几年来,为南亚海啸举办了"爱心无国界,送爱到南亚"、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办了"演艺界5·12关爱行动"大型募款活动,只要演艺界的大哥大姐号召,港星们一定齐心响应。国内名人近年来积极投入公益事业,李连杰在经历印度尼西亚海啸生死关头后,在两岸三地成立"壹基金"推动公益事业,为各种灾难提供人道援助。他还是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大使"及世界卫生组织"亲善大使",不遗余力透过各种渠道为四川地震等天灾募款。
相较于一些运作不透明的的公益机构,以名人为后盾的公益组织自然获得了大众更多的信任。试想若不是因为李连杰的名人效应,我们会愿意毫不保留地捐款给他吗?李连杰的"壹基金"以私募基金方式号召全社会参与,集合各方力量打造慈善产业链--愿意出钱的出钱,愿意提供平台支撑的也可以随时加入进来。李连杰化身慈善CEO,开创全新的非政府组织模式。
有趣的是,香港娱乐版八卦小报说,艳照门事件的主角陈冠希事发后一直在找机会复出,香港无线电视为台湾八八水灾举行的募款晚会成为一个好机会,陈冠希早早就到场排练,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让他上台,艳照门事件的女星们也都没有露面。无线说不想混淆赈灾的焦点,其实是不想让灾募款晚会成为丑闻主角漂白的良机。2008年汶川地震后发生的章子怡的"诈捐门"事件,为偶像行善还是诈捐画上问号,章子怡募得的捐款费用数目由50万美元降到5万美元,再以工作人员失误为由,向网友道歉,账目不明的结果引发怀疑风波,加上危机处理失当,让章子怡落得一身骂名,形象严重受损。人们对这些事件特别敏感,就是因为偶像身兼社会榜样的功能,偶像在从社会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应肩负更大的责任。
面临天灾人祸这样的巨大伤痛,社会需要集体疗伤,这就是偶像发挥安定人心功能的关键时刻。除了实质的赈灾募款,偶像们具有抚慰受伤的心灵,带领人们走出灾难阴影的神圣功能。偶像的名声与财富取之于社会,对粉丝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面对社会巨变之时,正是偶像回报社会的时机,我们更需要偶像卷起袖子站出来,带领大家走出伤痛,共同面对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