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负面粉丝媒体报道:成龙在日本第三次遭影迷扇耳光事件,此前成龙曾在日本遭遇过两次类似的耳光事件,却没能找出"黑手"。
2009年6月,杰克逊的去世让全世界支持他的歌迷都非常悲痛,有媒体报道,他的12名粉丝不堪忍受巨星的离去而选择自杀。
2009年7月,香港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先后推出歌唱选秀节目《超级巨声》及《亚洲星光大道》。
2009年7月,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推出,中国服饰品牌美特斯o邦威首度以品牌置入的方式在国际大片影片中出现数个镜头,美特斯o邦威在全国2000多家专卖店开设变形金刚专区,推出第一波变形金刚动画版产品服饰,在市场上热卖,受到粉丝追捧。
2009年8月,刘德华承认与朱丽倩结婚,并在官方网站上向粉丝致歉。
2009年夏,"快女"曾轶可在争议中遭到淘汰,成为当年人气最高的选秀歌手。
2009年,微博崛起,成为粉丝与偶像沟通的直接平台,李宇春、小沈阳、李冰冰相继开博。
2010年,好莱坞大片《阿凡达》放映档期延长,截止2010年3月初,国内票房超过12亿元人民币。
后记 我是谁的粉?你是谁的粉?
我的法国朋友伊莎知道我在写一本关于粉丝的书后,很激动地抓着我的手臂说,那你一定要写我老公的故事。她和老公原来都是律师,但是他老公在1988年见到一位法国著名高级服装设计师,并拿到他的亲笔签名,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克里斯汀o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是巴黎著名的设计奇才,这个以他命名的品牌与迪奥(Dior)与香奈儿(Channel)在法国齐名。伊莎的老公尚o飞利浦(Jean-Philippe Pons)一直都很喜欢拉克鲁瓦的风格,他在1988年见到拉克鲁瓦后,开始写信给他,从设计建议到心灵交流都有。在通信近十年后,尚o飞利浦建议拉克鲁瓦做一个十年设计回顾展,他们两位而且见了一面。那次见面对尚o飞利浦来说仍然历历在目,他还记得自己穿了件黑色的西装配上橘色的马甲,那次见面宛如通向梦想的起点。虽然这个建议没有落实,十年来尚o飞利浦在工作中更多的接触与学习法国时尚文化。终于有一天他接到拉克鲁瓦的电话:我要办一个回顾展,只有你最了解我,还是你来主办吧。从来没有策展经验的飞利浦,在这个二十年回顾展览中完整呈现拉克鲁瓦的设计全貌,从此,深获拉克鲁瓦信任的他成为这个品牌的艺术总监,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活动中,"灰姑娘"表演的服饰就是由尚o飞利浦及拉克鲁瓦负责设计的。而伊莎也离开了律师业,到北京帽儿胡同开了一家结合京味与法国味道的时尚概念店。身材娇小的伊莎很有穿着品味,是我的逛街好伙伴。其实,粉丝因为偶像而改变命运的例子,中外都有,比比皆是。
每个人在知道我研究粉丝后,通常会问,那你是谁的粉?这个问题总让我难以回答,研究粉丝,自己却从来没有迷上一个偶像。我可以列出一长串我喜欢的偶像名单:我喜欢张国荣的温柔、梁朝伟的帅、姚明矫健的身手、安吉丽娜o朱莉的主动大胆、布拉德o皮特的微笑、蒙古乐队杭盖沙哑苍劲的歌声……
其实,很多人跟我一样,可以在许多偶像明星身上找到喜欢的一点,而不是在一个人身上找到全部喜欢的元素。那是因为我们在不同偶像身上,抓到自己向往的感觉,从我喜欢的偶像名单中,你已经可以拼凑出我还有我喜欢的人的特质:我喜欢主动做自己又时尚的女生;我喜欢又温柔又有阳光气息的运动男生;我向往开放的心胸与广大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读到这里,那么你呢?你喜欢谁呢?找出喜欢的人的名单,可以更了解自己喔。
研究粉丝,我喜欢从现象入手,在挖掘过程中找到人性与欲望,找到粉丝经济规律,从而掌握社会潮流与脉动。从Hello Kitty身上,我们找到航空业还有麦当劳,以这只不说话的猫咪带出人们纯真一面的秘密。在微博上,在人们絮絮叨叨的留言与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些日常生活的痕迹无非是肯定我们存在的证据。我拍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我微博故我在,同样地,我在故我写、我在故我微博,我们不断追求真正的自我,江山代有媒介出,所有的媒介,不过都是扮演着"为我服务"的功能,所有成功的媒介,都能让使用者充分达到"以我为核心"。
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本著作,是过去15年来,我从美国波士顿大学到北京清华大学,从美国广播公司北京办事处到美联社电视台北京分社,途经香港两年后再回到北京的总结。我见证了北京从申奥失败到举办奥运、科技泡沫、香港回归、中国崛起。奥运前后的北京,生生不息,建筑工地里的电焊工们用火光照亮黑夜,首都不打烊,世界零时差。海归和民工擦肩而过,新旧对立、中西融合、高科技和廉价手工制造、传统与现代、人文与媚俗、欲望与消费、现实与梦想,全部压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
在这样不平衡的压缩空间中,新旧媒体交汇、虚拟现实融合,文化创意处处,有时却昙花一现。电视台选秀节目成为造星机器,大量生产偶像,粉丝遍地开花,爆发无限激情。2005年的玉米狂潮,挑起了我的新闻敏感,解密粉丝,却入迷于粉丝无止尽的创意中。粉丝创意,是多元社会的写照,而粉丝,正是驱动创意的源头。
电视受众老龄化,平民意识出头,网络和视频,改变精英说话的方式。代代有新媒体出现,旧媒体并没有被取代,只是功能发生了转变,在媒介环境中找到新的生存位置;面对新媒体,人们自动找到适用模式,我们是改变媒介景观的关键。相较于欧美和港台,大陆传统媒体仍有生存空间,掌握话语权,中央和地方,各有特色,呈现独特的媒介面貌,更是欧美传播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国模式,全球瞩目。粉丝研究,在国外已有30年历史,更是欧美著名商学院研究消费潮流的经典案例,在大陆,我的清华大学博士论文还是第一本探讨迷研究的学术专著。
在写书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媒介变迁面貌丰富,人们媒介消费行为复杂,深受情绪和欲望的支配,还有媒介机构和企业的操控。这本书也是过去几年写作过程的总结,从国际媒体人到创意人,横跨两岸三地,记录了我的思考演变过程。在多年记者的专业素养中,我从观察记录社会脉动到提出自己的解读。在首都北京,更有幸面对中西荟萃、各方思想聚集的契机,获益匪浅。
这本书结合传播学和品牌营销理念,在勾勒粉丝媒介消费行为规律中,建构粉丝经济理论架构,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创意社会,提出品牌营销参考坐标。本书六章在试图描绘当前媒介景观下,结合理论和中国实践,解密粉丝密码,提出适应新媒介环境的品牌媒介生存之道。当前全球政府和企业莫不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希望从微利的制造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开发有设计有态度的高端产品,然而创意诞生于多元宽容的社会,粉丝是主动的生产消费者,积极发挥创造力,推动创意社会,希望这本书为认识粉丝面貌,打开一扇窗口。
这本书奠基于我的博士论文《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研究--以虚拟社区中的追星族为例》(2007)。中英文内容曾于以下国际会议及学术刊物发表: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7年年会、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2007年年会、国际传播学界核心期刊《理论、文化和社会》(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2007年于日本东京大学举办25周年年会、中国传播学会与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英国创意产业学刊(Creative Industry Journal)(2009)、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2009年中国传媒中心年会。
感谢我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熊澄宇,还有受访玉米、粉丝、我的学生们以及同学、朋友、老师们,包括贺志刚、黄锫坚、展江、曾遂今、郭大为、李筱雯、肖亚辉、简妙如、魏文彬、吕宁思、王吉鹏、王伟忠、刘小康、郭咏茵、天窗文化的出版人孙海玉和编辑许迎辉、本书摄影、助理陈艺清,还有各国专家与学者金麦克(Michael Keane)、霍金斯(John Howkins)等,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伊莎让我独家披露他老公与拉克鲁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