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笔杆子”是检验秘书文字功底的唯一标准(5)

先做秘书后做领导 作者:张俊杰


公文用纸应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双面印刷。

5.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1)准确

①认真辨析词义。在汉语中,有大量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写作公文,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②讲究语法和逻辑。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首先,句子成分要完整。对于每一个句子来说,主干成分也不是必不要少的,但是省略有省略的规则,不能任意省略和无故残缺。例如:“厂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厂职工的热烈欢迎。对他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分。谁给以评价?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不明白了。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是不通。再次,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

(2)简练

①用语精确,以一当十。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两个词句,就能把要说的意思清楚完整地表?出来;有时,说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意思却仍然不清楚。从理论上说,人类创造的成熟的语言,足以表达人类的常规的思想和情感,至于文学作品中那些复杂微妙的心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借形象曲折地加以表现,在公文写作中是不常出现的。公文写作中之所以有用语繁多意思仍不明白的情况,多半是由于用语不精确,只好增加语句去弥补,结果反而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②尽量使用短句。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他写文章,总喜欢写短句子,七八个字一句,十个字左右一句。他认为,这样写,读者好读,意思也简练明白。公文与文学虽然是?同质的语言,但基本道理是相通的。为了做到简练,不妨学学老舍。

③适当采用文言词语。继承文言词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文言词语比现代汉语更精练。例如“来函收悉”四个字,要换成“来信收到,内容尽知”,文字多了一倍,意思却一点也没有增加,而且这还不是真正的白话。要换成“你们的来信我们收到了,其中的内容经过阅读都已明白了”,才是真正的白话,可那样岂不是大煞风景?当然,运用文言词语,要特别注意不得生吞活剥,食古不化,要适当、活用、自然、流畅。

(3)质朴

①不做作,不生造。大方、庄重、朴实,是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公文语言忌讳华丽、造作、卖弄。做作、生造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虚荣心导致的错觉,以为语言越新异越能显示作者的才华,于是生硬地造出一些自以为高超的新词来,向别人炫耀;另一个原因是对词语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对其含义还不能准确辨析。只要端正文风,刻苦学习,这些毛病并不难克服。

②不溢美,不虚饰。溢美、虚饰,也是公文语言的大忌。说某人工作刻苦,动不动就说他废寝忘食,甚至说他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些溢美之词既不真实,也不感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