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南海的鸟和世博会的啤酒

不分东西 作者:闾丘露薇


不过看完这位冒牌白宫记者的玩笑之后,我们来看一名真记者在她的报道以外的个人化文字,这是一个新的现象。自从有了博客以及微博之后,记者们的报道,已经不再局限于可以登上报纸,或者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这些运用社交媒体所展现的文字,这当然会增加更多个人的主观意识和评论,也就是说,更像是一个人的日记。但正是这种个人化的记录,往往能够让我们从这些不可能成为传统意义的新闻细节里,感觉到更多的东西。

这名记者在Twitter 上的身份是“德国之声”,她在2010 年5 月份跟随德国总统克勒访问了北京,并有机会进了中南海:

—我们正在前往中南海的途中。我、《明镜周刊》的记者,还有德新社的一个记者正在穿越北京的街道。我们三个获准进入一般情况下很难进去的中国政府所在地。超兴奋!

—在中南海,一切看起来都还像是帝国时代。所有访客只能从西北门进,部长们从西门进。那些红色的皇帝们呢?他们从哪个门进?我们不知道,也没人会告诉我们。

—中南海里的鸟叫得又响又好听。记者们问,那些鸟是真的吗?一个服务员说,是真的。不过当心!它们也拉屎!它们叫得比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鸟都好听。

看得出来,“德国之声”对于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其实不单单是因为中南海对于外国记者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包括整个中国政府的运作,甚至是每个中国领导人,在外国记者眼中都充满了神秘感。但是对于那些常驻在北京、经常采访双边活动的记者来说,相信没有人会有这样重的好奇心—不管是中南海里面的车子,还是会场里面使用的扫帚,都成为“德国之声”拍摄分享的对象。当然,这些细节,对于中国受众来说同样有吸引力,因为能够有机会看到中南海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屈指可数。

离开北京,德国记者们和他们的总统一起参观了上海世博会。我发现,也许他们是德国人的关系,他们能够发现一些中国人,或是不懂德语的中国人很难会去留意的细节。

—德国馆日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欧洲古典音乐会。他们演奏的是莫扎特的曲目,可是,莫扎特不是德国人呀,他是奥地利人。不过,无所谓了。中国游客在排大队等待时间过长,他们不仅责骂德国馆的工作人员是“纳粹”,连奥地利馆和瑞士馆的工作人员也被骂作“纳粹”。(看来,讲德语的都是。)

—看完中国馆里介绍的内容,我们不禁会问:怎样再度创建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呢?我们都很茫然。因为按照电影里所讲的,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相当和谐了嘛。

—德国馆里的啤酒价钱真不敢恭维,小麦啤酒55 元,豪夫堡49 元,就算是慕尼黑人也喝不起呀。慕尼黑已经很贵了。

—克勒总统在一场讨论会上说,世博会是一个让人们相识的合适的场所。他认为德国斥资5 000 万欧元参与这次世博会是一种正确的投资。“什么?”在场的德国记者的声音都劈了,“就来修这些竹子搭的房子?”德国记者们惊恐地问。

—“不是,不是。”一位知情人士赶紧解释道,“是全部的花费。在场的一个人说,那么就是说,我们现在不需要为欧元区的麻烦担忧啦?

—我在世博园迷路的时候还偶遇了一位王教授, 他的头衔是“Translatologe”,我还从来没听过这个词。用汉语讲就很简单,他是德语系副主任,他为德语区的重要领导人担任翻译,明天会为克勒总统担任翻译工作。他还为“德国之声”的一些员工提供过培训!

—那个卖盗版海宝的四川小贩跟我说,德国是个很受尊重的国家。克勒总统说,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也对他说了同样的话。很好!很好!那然后呢?

如何总结这次德国总统克勒对中国的访问,这名记者的Tweets 里面有这样一段:

—德国记者们刚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为什么我们的政治家总是迅速地就准备接受承认中国的事实。比如说在人权的问题上,政治家们好像很容易接受中国的人权情况异于我们西方的说法。

有争论说对于这样一个政治现实,即便在德国记者之中,大家都存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觉得可以接受,有些则会持质疑的态度。而同样的,对于中国,在西方记者甚至是西方公众当中,也会产生这样的争论。

之所以把一名假记者和一名真记者的观察和感想放在这里,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偏见是怎样来的,如何才能够减少偏见。

很明显,如果对一个国家缺乏了解,或者所有的认识都停留在某一个层面的话,就算有机会亲身接触,也很难产生准确的判断;即便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别的国家,最终也会因为文化或价值观的不同而无法理解对方。就好像在中国馆里,当我们用美好的影像让大家来感受中国过去30 年变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有很多人存在同样的疑惑?30 年之前的中国去了哪里?就算我们关注的就是过去的30 年,而现在展现出来的生活已经如此美好,我们的城市接下来还需要如何发展呢?

当然,这名德国记者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她在参观中国馆的时候,观看的是《和谐中国》这部影片,而我坐在中国馆里,观看的则是陆川导演的《历程》,这两部八分钟电影在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里交替播放。我总是在想,之所以要播放电影,是希望透过八分钟的时间,让观众感受到新中国的变化。其实对于中国受众来说,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知道,在他们懂事之前,新中国是怎样从成立之初走到今天的。因此在世博会上播放的影片,可能更多的是希望播放给外国游客观看,让他们感受变化中的中国。如果确定了受众目标之后,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这些不了解中国、却又希望了解中国的人,在八分钟里产生一种相对准确的印象呢?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非常遗憾—如果这名德国记者观看的是另外一部影片,应该就不会有之前的困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