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东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
哪知道第二天东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西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上去看看他。”
于是他便爬上了东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东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罗汉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修炼成佛了吗?”东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西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也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罗汉拳了。人一辈子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总不能毫无规划地‘挑水’下去。现在我挖了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有一天年纪大了,挑不动了,我还是有水喝。”
前言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发现你的井以此哲学故事及自身的经历和实践为基础,2005年,我出版了《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一书,将职场人士的不同心态、不同职场行为和不同的职业生涯,归纳为“挖井”和“挑水”两类。从此,“挖井”和“挑水”成为职场上两个流行概念。随后,本人结合“人本”潜能与职业规划的关系,逐步创立、总结出一套助益于学业、职业、创业的“挖井学”。随着一系列“职场挖井学”讲座、“大学生如何为未来挖一口井”公益巡讲的举行,“挖井学”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深化和完善。
很多人之所以人生旅途不如意,或者早年春风得意,老来却潦倒失意,就是因为一辈子都在挑水,不懂得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很多人知道需要挖井,却不知道如何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