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李咏 活泼搞笑的“东拉西扯”(2)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 作者:安欣


一种本能的真实反应。这样的反应也让观众感觉到了主持人的可亲,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气氛更加热烈。

除了《非常6+1》的电话互动以外,《幸运52》幸运搭档是节目中的一个搞笑环节,这个时段也经常会有一些开涮李咏的事情发生。

这天的一对幸运搭档猜的是动物名词,由男选手描述,他的女朋友猜。两人配合默契,过五关斩六将,将前面的几个词都猜对了,就在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一个比较难描述的词 河马。男选手一见,轻描淡写地说道:“李咏下水!”“河马!”回答声一出,台下的观众一个个笑得捂着肚子。

两人顺利闯关。李咏可不高兴了:“你们两人倒真是默契,但这个 李咏下水 怎么解释?你给我说说清楚!”

“你不觉得自己长得像吗?”

“我怎么了,我不就是脸长得长一点嘛!”李咏一脸委屈。台下自然又是一阵大笑。

过了很久,又有一对搭档选择猜动物名词。说来也巧,这次屏幕上出来的是“海马”,描述的选手立即说道:“李咏下海!”一旁的李咏可不乐意了,只听他“恶狠狠”地喊道:“有 海 了,过!”

等选手猜词成功,李咏又向他们讨个说法:“请问我与海马有什么关系?”

“你想听好的,还是不好的。”

“好的,不好的,我都要听。”

“好的是说你像骏马奔驰,是很多中老年妇女心目中的偶像,白马王子,坏的嘛,你看你哪儿像马?”

“怎么好的,不好的,我听着全不那么中听呀。”李咏把自己从头看到脚,然后问台下的观众,“我像马吗?”

“像!”观众们异口同声,李咏连问三次,次次都是相同的回答,真把李咏“气得够呛”。

李咏在节目中被开涮已经不稀罕了,但是每次他恶搞别人,或者被人恶搞,都能够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究其原因,就在于首先他的反应是真实的,他和嘉宾的对话与人们惯常在节目中看到的对话不一样,完全是一种日常的调侃和质询,就像两个熟悉的朋友在互相戏谑;其次,他的回答和问话是搞笑的,这种搞笑既是一种幽默,有时候也是一种恶搞,目的都是为了给观众营造娱乐的氛围。

其实,此类节目常用的制造气氛手段是讲一些幽默搞笑的段子,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作用,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有时候讲的段子不好笑,有时候讲的段子观众听过,这个时候,效果自然就达不到预期了。而李咏的做法,无论是一种策划还是率性而为,首先他把自己融入其中,这就好比拥有了一个宝藏和现实的标本,比讲段子的效果自然要好。其次,我们说“有智慧的人才敢自嘲”,才敢拿自己开玩笑,这样的人显然不会理屈词穷。最后,最高明的搞笑就是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成为搞笑的主角,而利用拿自己说事或者被人开涮的搞笑,让观众看不到刻意为之的痕迹,完全是一种真实的搞笑。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嬉笑怒骂挥洒本色

看过《幸运52》、《非常6+1》,或者后来的《咏乐汇》,还有李咏主持的一些晚会、综艺节目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这个非常“另类”的主持人主持节目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的,总是自由发挥,乃至嬉笑怒骂,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本色。

和很多主持人一样,李咏的主持之路一样充满了艰辛。李咏是学播音的,但是一开始干的却是编导的活儿,面对这样的“转型”,李咏幽默地回忆说:

“播音系毕业的,进了电视台,都惦记着出图像,但1991年大家的眼光还比较传统,我一看自己这长相,心说: 没戏 ,就对我们领导说: 我想做编导。 我的理由是: 虽然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架不住我学呀,再一个您省事呀。做专题片,我自己写稿自己编,自己采访加配音,您看行吗? 我们领导非常爽快,这样,专题片我一干就是两年。

“在当时,我算是个不错的编导和出镜记者。点子比较多,片子比较活,我动手能力很强,只要是我有兴趣的东西,我就无比地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