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的入职我准备 准备在工作之前(5)

迈好职场第一步:新员工守则 作者:郭玉玲


【点评】时刻注意你的举止

这个问题其实属于职场礼仪的范畴。微软公司的前高管琳达·斯通致力于研究现代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她说,这种强迫自己接电话、回短信的习惯是“持续局部注意力”病。这种病会降低工作效率,令人感到压力重重。英国伦敦24岁研究生亚当·沃德“中毒”颇深,他说“无论在哪里,我几乎一分钟也离不开手机。”很多管理者都在抱怨:“工作时手机铃声干扰尤其严重,用手机时应该注意礼貌,但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忽视这个问题。”

手机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了,有了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别人进行沟通。但是,做什么事情都得分时间、地点和场合。例如,上班时间应该尽量避免接听私人电话,以免影响同事的工作;处理公事时尽量使用办公电话;开会时一定要把手机调成静音,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会议的重视,体现了一种工作态度。做事不权衡主次、不分辨场合的人,是不会受到重用的。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专心工作、学习时如果被电话或电子邮件打断,需要15分钟才能重新投入工作。这也是很多场合我们必须回避手机干扰的原因。

如果举一反三地想一想,除了使用手机要注意礼貌外,我们在职场是否还需要注意许多类似的细节呢?迎送礼仪、谈判礼仪、餐桌礼仪 一样都不能少。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新员工的言谈举止常常会暴露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虽然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我们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不足,就会离机会更近一些。

任何成就不凡的人都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他们会为了更宏大的目标和抱负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唐骏提到一件小事,他以前走路的时候有点踮脚,后来别人给他提出来以后,他非常注意,常常提醒自己改掉这个习惯。这件小事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收放自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消除失落感

只要坚持积极的理想,就能产生奋斗的勇气。

美国音乐家舒勒

七音符:总有失落感怎么办?

去年8月,邻家女孩小蕊毕业后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大型国企做办公室文员,这份工作在小蕊看来难度并不是很大,就是每天接收、发送一些文件,偶尔参加一些单位的活动。

“一想起要上班,我心里就厌烦得不得了,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上班的苦恼啊 ”这时她参加工作才不到半年啊。起初,满腔热情的小蕊还几次就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程序等问题,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可大都没有了下文。对于这么庞大的公司来说,小蕊觉得自己很渺小,对公司一点也产生不了影响。

慢慢地小蕊对周围的事情变得很冷漠,不再过多地说什么,她经常感到很失落。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收发文件,鸡毛蒜皮,就像是对昨天的“复制”,难道自己就这样一直干下去吗?如果仅是工作的无聊,她还可以适应,一个月下来,仅1000多元的薪水简直是无法忍受,“尤其同学聚会的时候,总要 晒晒工资 ,一比较,我的工资最少,要知道,上学时我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啊!”

有几次小蕊都萌发“跳槽”的想法,可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母亲总是说她好高骛远,“这份在别人眼里想找都找不到的工作,可千万不要随便放弃。”

单调的工作,加上微薄的薪水,这让小蕊怎么也提不起工作热情,失落感还是不时地“冒”出来,就这样混下去吗?小蕊常常这样问自己。

【点评】制订目标,驱散失落感

大部分新员工在入职后都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而后强烈的失落感又使他们很快冷却下来,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失落感是怎么产生的呢?不乏以下几种情形:

(1)我行我素。入职后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只是希望别人或者环境适应自己,这种情况下,现实就会排斥你,就会推开你,失落感自然而然就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