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关心经济领域的人来说,次贷危机这个名词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从2007年开始,这个名词就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次贷危机让强大的美国经济陷入了增速减缓的困境,甚至面临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经济的变脸牵一发而动全局,让全球众多国家的经济也陷入了危机。在中国,次贷危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经济的下滑、通货膨胀、股市的暴跌等,都和次贷危机有关系。那么,什么是次贷危机呢?
次贷危机全称为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是指发生在美国,因为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而导致的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震荡反常剧烈的危机。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都受到其影响。
在美国,按揭贷款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优质贷款市场,这个市场面对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的优质客户,主要提供传统的15~30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第三个层次就是次级贷款市场,针对的是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没有收入证明与负债较重的人,主要是提供3~7年的短期贷款。至于第二层次就是“另类A级”(Alt-A)抵押贷款市场,主要是提供介乎前两者之间的贷款。
次贷危机的产生,就是由于第三个层次的次级贷款市场出现问题。次级贷款市场面向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无须提供资金证明。这表面上来看,贷款银行似乎在做着善事,让那些低收入家庭能够有房可住。事实上,我们不能忘记任何公司都是逐利的,银行也不例外。这些银行推出的都是无本金贷款,三年、五年、七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而这些贷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的按揭支付很低而且固定,但是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就突然增加。这样做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因为银行对资产价格有着极其强烈的上涨预期,而且这样做的利润空间很大,所以,就冒着极大的风险为低收入者提供贷款了。
银行将贷款贷给低收入家庭之后,它本身为了转移风险以及尽快回笼资金,以住房抵押为基础,对次级贷款进行了证券化,将这些贷款发行成债券,即次级债(MBS)。相应地,此类次贷债券的利率也高于普通的债券。因为利率高,于是很多国际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都纷纷买入了次级贷款债券。
而投资银行更加富有创新意识,将次级债再次证券化,设计出次级抵押证券(CDO),卖给全球的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再次转卖这些次级抵押证券,到了最后,风险已经蔓延到了全球的金融机构。
如果房价能够持续上涨,这样的利益链条是能够保持正常的。但是,从来就没有只升不降的资产价格,当经济进入滞胀,通胀泛滥,资产价格的下跌就无法避免了。从20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出现下滑,房价开始下跌,次级贷款这个多米诺骨牌随之倒塌,无数家庭无法偿还贷款,大量的违约房产被银行收回拍卖,导致了贷款银行的巨额亏损,投资银行也无法幸免,花旗、美林、瑞银、摩根士丹利等著名投资银行也爆出巨亏。这就是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了。
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就非常显著。虽然中国金融机构持有美国次贷金融产品的规模有限,但次贷危机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进口需求下降,以及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导致的美元大幅贬值,严重恶化了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环境。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换算成人民币,增幅回落11.6个百分点;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