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孩子黄瘦需要吃补品吗

怎么养孩子不生病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孩子面黄、偏瘦多是由脾胃虚弱造成,这种状况需要药物调理,家长最好不要擅自进行食物进补。因为从中医角度而言,儿童是“纯阳之体”,好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像人参、红枣、冬虫夏草等补品,是属于补气、补血、助阳的药物,对儿童而言太过,儿童服用后,容易造成上火。孩子面黄、偏瘦,属中医气虚范畴,不可乱用补品,在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任何补品都属于药物,既然是药物,用错了或用的比例不当,可能适得其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中医处方用药的过程中会考虑药物的阴阳属性,药物搭配讲究君、臣、佐、使,根据不同的孩子,病情不同,用药搭配不同,比例不同,综合作用,能做到补而不燥。食补不是不可,只是家长自己很难掌握尺度,应根据孩子的不同体质,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季节可以咨询医生多服用何种食物对孩子有益。

对于面黄肌瘦、脾胃虚弱的孩子,应该采用中成药或中草药调理治疗一段时间,一般1~2个月,根据孩子脾胃虚弱的时间、程度,中药调理时间将不同。家长还可以配合捏积按摩等手法,也能起到改善缓解作用。

生活上对于脾胃虚弱容易生积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冷饮、零食,不要喝饮料,不要吃油煎食品,上述食物会损伤孩子的脾胃功能,平时可以多食些扁豆、莲子、薏米、山楂等食品。

临床常遇到一些孩子一日三餐吃完饭就要大便,这是典型的脾虚证型,医学称为食后即泻。即使每次大便都是成形的大便,这种状态也是非正常状态,是因为孩子的脾胃虚弱造成的,吃的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因此形成大便次数多,大便量多,食后即泻。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吃的没有拉的多就是这个道理,这种状况应用健脾胃的药物治疗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正所谓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就是这个道理。正常人,无论大人孩子(乳婴儿除外)每日应大便一次,为成形的条状便,中间不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