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工作没做好,等于没有做(13)

好字当头 作者:严家明


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难有成就,还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恶习,会将他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最后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只是一味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里都是自毁前程。

与其抱怨,不如自省

几乎在每一个公司里,都有“牢骚族”和“抱怨族”。他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公司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埋怨这个、批评那个,从上到下,无一能幸免。他们的眼中只有问题,永远在批评、发怒、自我防御、焦急、沮丧与承受压力中度日。

这些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觉得单位对自己不公平,认为凭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单位应该给自己更大的平台、更好的空间、更高的待遇……这些“抱怨族”,总是在抱怨,就是不在自身上找原因。他们很少反思:为什么自己有学识、有能力,却在单位中得不到重用,原因到底在哪里?

很多时候,与其找借口抱怨,不如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克服,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在《好员工不是天生的》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怀特在一家纸厂干了近十年,眼看着当初和自己一起进工厂的同事,现在要么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要么独当一面,唯有他还是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一想到这里,怀特就对经理心生埋怨,认为自己今天之所以还是一名普通员工,是经理待人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结果。怀特抱怨多了,有些话也就传到了经理的耳朵里。

一天,经理把怀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你为什么不反省一下自己呢?当初和你一起进公司的同事,现在都获得了提升,说明他们的确有过人之处!你想想,近十年来,你在工作中动过脑子没有?如果不动脑只动手,你就像机器人一样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会在工作中有任何创新。假如你现在和我换一个位置,你会重用一个十年中对自己的工作方法没有任何改进的员工吗?”

经理的话提醒了怀特,他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省,他认为自己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比升职的同事差,而造成今天的局面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愿动脑,只是机械地依工作指令行事。换言之,他在工作中只是“木偶”,而不是有思维的个体。于是,怀特决心改变自己,唤醒沉睡的潜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