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宋希濂(1907―1993) ,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多次参加湖南学生示威活动,与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撰写多篇抨击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文章。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参加东征、北伐,由排长升为连长、营长。1927年赴日本千叶步兵学校学习, 1930年归国,军中任职,驻扎南京。后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所在部队后编入远征军,在滇西缅北抗击日军,取得胜利。后任西北行辕参谋长、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等职,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12月被俘。1959年12月特赦。后任全国政?-文史专员、全国政?-第四届委员、第五至第七届常委。1980年旅居美国后,垂暮之年,奔波于大洋两岸,广泛联系海内外黄埔同学,后任黄埔同学会副会长。
[28] 蔡文治(1911―1994),湖北黄冈(今武汉市新州区)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在武汉第二中学毕业后,弃文就武,自费东渡日本,进入士官学校学军事。“九 一八”事变后,愤而回国,插班进入黄埔军校第九期就读,毕业后分派在陆军第十三师,先后任初、中级军官。1935年,进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1937年,越级选任大本营(后改称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上校科长,后又破格提升为少将科长、处长。曾参与“台儿庄战役”作战计划。1943年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中、美、英开罗会议。曾任?-国防部作战厅长。后远赴海外,不再追随蒋介石。1980年后多次回国访问,促成黄埔同学会的建立。
[29] 邓文仪(1905―1998),字雪冰,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1928年任总司令侍从参谋,有“出身于蒋介石侍从室”、“朝夕不离蒋中正左右”之说,后任蒋介石的秘书处第三科,即谍报科(后改制成军统)科长,专门对中共进行诉奸防谍的任务。1932年,邓是刚成立的蓝衣社主要成员,是“十三太保”之一,接任者是戴笠。解放前,邓任政工局局长。去台湾后,邓当选为中常委和国民党“党校”(革命实践研究院)代主任,国民党内地位颇高。
[30] 覃异之(1907?-1995),广西宜山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1928年入南京中央军校学习。曾任国民党政府军52军参谋长、195师师长、52军副军长、军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东北行政长官部第八兵团副司令,南京卫戍司令部副总司令等职。1949年在香港起义。建国后,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参事室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任委员,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二、三、四、七届全国政?-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常委。著有《第五十二军台儿庄抗战?-过》、《黄埔建军》、《舒宗鎏等谈中山舰事件》、《衡阳保卫战前后回忆》、《蒋?-国与青年军》、《中国驻印军始末》(与人合著)、《古北口抗战纪要》(合著)等,遗作编入《覃异之回忆录》。
[31] 孙越崎(1893-1995),-名毓麒,浙江-绍兴人。 1913年,入上海复旦公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五四”期间,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积极组织天津学生罢课游行,被校方开除。?-蔡元培帮助,转入北京大学矿冶系学习,后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并到英、法、德、苏等国考察油矿、煤矿。回国后,任?-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兼矿室主任。1934年,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陕北打出中国第一口油井。同年11月,与翁文灏去焦作,任中福煤矿总工程师。抗战爆发后,组织中福煤矿员工将大部分设备拆除抢运至四川,对抗战后方工业和民用煤炭供应,贡献很大。1941年,建成第一座石油基地――玉门油矿,产量几乎是后方产油之全部,被誉为“煤、油大王”,是我国现代能源工业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区特派员接收东北重工业,兼任河北平津敌伪产业处理局局长。1946年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后冒着生命危险,在中共地下党帮助下,组织员工护厂、护矿,拒绝拆除所属工厂设备去台湾,将所属近千个大、中型厂矿企业及3万科技、管理人员完整地移交给共产党。1949年5月,被国民党察觉,即辞去所任职务去香港,公开与国民党决裂。到香港后,发动资源委员会驻港国外贸易事务所员工,保护大量稀有矿产。建国后,先后任中央财政?-济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开滦煤矿总管理处副主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副主席、煤炭工业部顾问等职。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常委。1950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河北省主委、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央名誉主席。还应聘担任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多种社会职务。
[32] 吕汝骥(1896-1978),字季良,1918年考入直隶军官学校,1920年毕业后曾在陕西、河北、山西等地任军职。抗战初期,任阎锡山部骑兵司令部副总指挥,多次击败日军进攻。1942年后,任战区第4军副军长时,多次和阎及其追随者发生意见分歧,1945年被调往宁夏。1948年,在北平任国防部高级参谋,多次规劝傅作义尽早率部起义,后随傅投诚。建国后,在甘肃、山西等地任军事教官。1955年后,任河北省民革委员、保定市民革主委,多次当选为保定市人民代表。